新华社深圳8月12日体育专电 开启大型赛事开幕式的新篇章——专访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
新华社记者詹奕嘉 毛一竹
对于深圳大运会开幕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能是“不一样”;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能是“回归体育、回归仪式”。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言简意赅地说:“这是一场运动会的开幕式,不是文艺界的开幕式,所以主要表现的是青春文化和运动美学。”
这是一场从外表到内涵都不同于以往大型赛事开幕式的体育盛宴,它没有令人赞叹的烟火、没有万众瞩目的大腕、没有气势宏大的团体操,有的只是庄重简洁的仪式、与演员共舞的运动员和青春动感的交融。
在深圳湾清新扑面的海风中,姜浩杨向新华社记者详尽解读了筹划大运会开幕式的心路历程。
(小标题)一场青春文化和运动美学的仪式表演秀
新华社记者:您曾经相继参与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能否谈谈深圳大运会开幕式的总体特色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不同点?
姜浩杨: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是中华文化、民族美学,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展示的是岭南文化、城市美学,那么深圳大运会展示的就是奔向现代化中国的青春文化、运动美学。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场地最早选择的是位于龙岗区的大运中心,被人们称为“水晶石”,能容纳6万人。后来我们感觉“水晶石”地理位置偏远,很难让五大洲的青年朋友体会到深圳改革开放前沿的特色。而且,在那么大一个封闭空间搞开幕式,免不了走大型广场表演的老路,将会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去年年底,开幕式场地转移到深圳湾体育中心之后,整个创意团队都在感慨,太震撼了,创意无限,这里充分体现深圳滨海城市和改革开放城市的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从天空中俯视深圳湾体育中心,就会发现整体构造如同一个挂着奖牌的运动员:火炬塔是运动员的脖子,“V”形的青春大道如同绶带,而运动场内的舞台则是一块奖牌。
世界之门一关,“春茧”就是类似“鸟巢”的360度环形场地;世界之门一开,场地通过青春大道延续到深圳湾边,突破了场地限制,极大开拓了场内观众视角,将观众目光引向更远的火炬塔和大海,类似亚运会开幕式“海心沙”那样的开放式剧场。
世界之门还是开幕式创意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开幕式上三次开合,直接体现开幕式所要强调的几个主题。第一次,“世界之门”徐徐打开,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运动员迈入这座属于他们的“青春之门”。
第二次,“世界之门”在大运会开幕之后再次开启,无数大学生举着发光UU球穿过“世界之门”欢呼跑入,用热烈的欢呼和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投入激情之夜。
当我们第三次开启“世界之门”,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宣传环保和大运会理念的深圳大学毕业生周子迁出现,他骑着自行车手持火炬进场,开始点燃圣火的庄严仪式。
(小标题)文艺表演当“配角”挑战观众心理预期
新华社记者:深圳大运会开幕式要创造“不一样的精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姜浩杨:我们面临的挑战99%都来自于理念:选择回归体育、回归仪式,在实践上选择节俭、选择环保,不放烟花,不请明星大腕,也没有盛大的文艺演出,而是将一些体现运动美学和青春活力的节目贯穿在仪式中。在文艺表演比拼之风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作出“不一样”的选择,最大的挑战就是观众的惯性思维和潜在预期。为此我们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中国陆续举办了多场国际赛事,基本上都是把开幕式作为文艺表演的平台,展示地方特色,传递文化信息。看国际赛事的开幕式,被等同于看一场文艺晚会。宏大的场面,精湛的表演,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良好口碑,也使观众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心理期待。
可以想象,在观看大运会开幕式时,观众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将大运会开幕式和其他开幕式进行比较。如果是带着看文艺演出预期的观众,今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因为在大运会开幕式上,文艺表演只是烘托气氛的“配角”,参加体育比赛的运动员才是“主角”。
另一个挑战来自于如何突破传统,将文艺表演与体育仪式完美结合。我们一方面从正面压缩了文艺表演的比例,另一方面却又为体育仪式注入了文艺观赏性,从而变成一场共享快乐的盛会。具体来说,比如运动员列队入场后,不是简单地站立在场内,而是可以坐着与观众进行互动,体现对运动员的尊重;一曲《春天的故事》演绎了小提琴和钢琴的亲密“对话”;“世界之门”呈现出巨大的唯美影像。这些如歌如梦的片段,不是传统的文艺表演,而是融合在仪式中,让观众的心情随着起伏。
为了避免现场枯燥,我们充分发挥舞台的作用,让观众、演员、运动员参与到互动中。在跑道上我们穿插了世界之窗、民俗村等民族风情表演节目,尽量使体育仪式和文艺表演之间形成段落。作为大运会主角的运动员,从大运村出发到开幕式现场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些文艺表演既能调动气氛,又不喧宾夺主,带给观众节日狂欢的享受。
(小标题)探索国际大赛开幕式的新模式
新华社记者:深圳大运会开幕式进行新的探索,有可能与许多观众的心理预期有差距,这是要承担风险的,怎么看待这种风险?
姜浩杨:深圳大运会开幕式不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具有国家美学特质,也不像广州亚运会那样呈现岭南文化特质,我们赋予它的美学内涵是打上青春城市的烙印。我们选择回归体育,回归仪式,实际上就是选择节俭,选择环保,这对未来举办国际赛事将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打个比方,在观众的印象中,一般的国际大赛开幕式上,宣布开幕的时候,都要响起十分宏伟的乐曲,天空中烟花灿烂。出现这种想法很正常,可是深圳大运会没有烟火,似乎显得“不正常”。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我们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在创意上下足功夫照样可以“对得起观众”。观众是很可爱的,刚开始他们品尝豪华的满汉全席可能觉得不错,但过一段时间听说准备满汉全席花了很多钱,又会抱怨怎么这么浪费。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观众去反思原来的办会模式,跟他们把道理讲清楚,“拐”过这个弯之后他们会发现,原来家常小菜也可以营养美味,意味盎然。
从另一个角度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30年前,深圳敢于迈出改革的第一步,今天,深圳大运会为什么不可以大胆迈出一步,打造与以往开幕式都不同的一种新模式呢?
我们希望在国内开创“绿色办会”的先河,虽然可能存在部分观众“不买账”的风险,我们仍对最终得到观众认可充满信心。回归体育、回归仪式,就是要让运动会的开幕式回到初衷,这是国际通行、并应该得到提倡推广的理念。这种探索和尝试是值得的,因为这场开幕式,也许意味着一个新篇章的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