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2011乒超|2011乒超联赛|2011乒乓球超级联赛 > 女团动态

袁华:一种信念带来的坚定 一次疏忽带来的成长

来源:华奥星空/sports.cn
2011年09月05日12:59
  7月3日,四川汶川发生泥石流,都汶高速也因此封路,刚刚打完一轮联赛的两支俱乐部队员和媒体也被困在了汶川。在北京,袁华接到前方电话,他坚决要求前方宁愿多花时间绕路返程也必须保证各方面人员的安全。他在当天与前方的联系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直到所有的队员安全抵达成都。这时候,袁华是乒超联赛执行过程中最前线的指战员。

  乒超联赛中,时而发生的特殊情况使央视不得不临时更改原计划的转播场次或调整转播时间,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变动对于相关俱乐部和赞助商,却不仅意味着赛事组织上的困难,还将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袁华就要出面在各方中斡旋,力争不使矛盾激化。这时候,袁华又要充当一个左右逢源的协调者。

  每次做比赛监督,袁华总要提前到场,检查赛场的每一个细节,场地器材、队伍接待、媒体确认,将一切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这是袁华在每场比赛前必须要保证的。这时候,袁华是个突发情况的防范者。

  虽然只是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乒乓球二部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在乒超联赛中,袁华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关心的每一个细节,注重的每一件琐事都是为了乒超联赛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的是乒超联赛早日成为成熟的职业化品牌赛事。

  一种信念带来的坚定

  200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袁华接手乒超联赛,那年已经是联赛的第四个年头。虽然之前办得不错,但袁华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乒超联赛绝不能等同于传统的纯竞技赛事。“不可否认,竞技体育是职业体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它绝不等同于职业体育,职业体育的概念或者范畴要远远大于竞技体育。我们办职业体育必须要有与原来搞竞技体育时不同的思维。”在大学学习体育经营管理的袁华,对于如何使其他职业联赛中成功的办赛模式,在我国国情和乒乓球项目特点的条件下,为我们自己的乒超联赛所用这个问题一直在用心的思考。

  袁华在2004年率先提出了一个职业体育“3C” 管理模型的理念:“3C”分别是club(俱乐部)、competition(竞赛)以及commercial(商务)。“在当时,乒超联赛只有竞赛管理工作相对成熟,俱乐部管理以及商务管理两项工作都非常薄弱。”袁华说,简单概括来说俱乐部管理工作,一方面包括诸如运动员的级别评定,薪酬标准,交流(租借或者转会)办法,外援管理等等在内的俱乐部运动员管理工作;再有就是俱乐部建设标准和准入制度,例如俱乐部的资金、工作人员的构成、主场设置等等。商务管理则包括了联赛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应用,媒体宣传,大型活动计划等工作。至于竞赛方面,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袁华也有自己改革的想法。比如说赛制,“世界上的联赛主要采用双循环制或先循环再淘汰两种赛制。从竞赛角度来说,两种赛制各有利弊,但这两种赛制在职业赛事中到底有何不同?为什么很多成功的职业联赛都用了后面一种赛制?其中的原因很少有人会去探究。”2006年,袁华提出乒超联赛应该学习NBA采用两个阶段的赛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因为:第一、这种赛制对于掺杂了更多经济成分其中的职业联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健康因素的影响。第二、对于商业味更浓的职业联赛,有了第二阶段淘汰赛的部分,整个赛季就有了高潮,就有了包装亮点,就有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个个新想法在这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毛头小伙口中提出,自然会遭到很多质疑。乒超联赛这几年一路改革走来,乒乓球部内部没少激烈地争吵,经常不被理解的袁华很苦恼,“因为一切都是起步,道路肯定曲折,在原有体制中已经取得如此好成绩的情况下,想要改变思维定势,是非常困难的。”尽管他深知社会上很多领域的改革先锋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尽管他知道改革的途中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一些人,但他从来没想过退缩。“很多老同志关心我说,不要去抢风头,会遭致别人反感的,有时我也曾想,放弃得了,现在工作稳定,随大流不出错就行。可最终老是说服不了自己,时代的发展不会因为我们不改革而停下脚步,改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少数人站出来"抢这个风头",和多数人站在对立面上去争取,那么会有改革的出现吗?我常常和领导说,我愿意去做这个探路人,即使最后我面对的是"牺牲",我也不后悔,因为我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这个事业好。”对于这样一个充满荣誉的项目来说,袁华认为有人能够为它今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去做探索,那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008赛季,乒超联赛终于改为两个阶段比赛,袁华的倡议在时任领导的积极支持下得到采纳。随后,这种赛制的好处一一浮现。虽然暂时联赛有了一些转变,但袁华深知改革的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对于他来说,联赛要成功,还有很多更艰苦的难关等着他继续努力。当被问及为何能如此坚定的时候,袁华说原因有二,第一是他对这个从小就伴随他成长的乒乓球事业的热爱;第二就是他要感谢一个人。

  一个比喻带来的转折

  袁华说的要感谢的那个人就是蔡振华副局长。“如果没有蔡局对我们这个项目的高瞻远瞩和一如既往地信任和支持,我也不可能走得这么坚定。”

  2001年,在北体大读研究生的袁华有幸开始跟随乒乓队搞科研,这期间,他亲眼看到了国家队教练员为工作常年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情景,深刻地体会到了所有教练和队员的辛苦付出,被这种精神深深震撼。

  2003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袁华本打算去美国深造,以不错的成绩通过托福和GRE后,他回到广西老家开始申请美国的大学,申请程序也已经走到了远洋电话面试的关键阶段。这时袁华接到了时任乒羽中心乒乓球部处长李玉环的一个电话,国家队正在备战2004年奥运会,队里希望他能够继续参与科研工作。出于对这个项目的热爱,他再次加入了封闭训练的队伍之中。期间,时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蔡振华曾找袁华交谈过一次,“当时我还是毛头小伙,所以有时说话特别大胆。蔡局问我对乒乓球项目的看法,我就将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包括好的坏的都全盘托出了,当然最主要还是对联赛的看法。”袁华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那时的乒超联赛,“联赛就像是一本书,内容很好,就是封皮很烂,放在那,如果只看封皮,是不会有人想去看这本好书的。”内容好是指比赛很精彩,水平很高。封皮烂指的是乒超联赛的包装很不成熟。也许就是这个生动的比喻,让蔡振华看到了这个还未毕业的小伙所具备的潜力,等他毕业之后就给了他来乒羽中心的机会,让他亲自去为这本好书包上华美的书皮。这也成了袁华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提到蔡局,袁华谦虚地说,他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伯乐,但可惜自己还远未能成为一匹合格的千里马。

  一次疏忽带来的成长

  袁华凭借着对业务的熟悉,凭借着对事业的热爱,凭借着一股年轻人独有的冲劲,一路走来,得到了乒羽中心乒乓球二部部长卿尚霖的肯定,但是在领导眼中,袁华还有个小毛病,就是容易马虎。“有一次他给我交份文件,交之前他自己都没看,里边还夹杂着其他用过的纸,我知道他就是图速度,图效率,但年轻人有时候多检查,多思考,还是很有好处的。”由于不够细致,袁华在工作中出过一些差错,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2009年郭焱踢挡板事件。

  “当时的赛场监督是杨万举老师,踢挡板事件发生之后,他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当时没太重视,就想着让他填好比赛报告,交回来后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袁华回到北京后,也没有及时向领导认真地汇报此事。当第二天各大媒体都将此事报道出来之后,他方知自己的疏忽酿成了大错。领导是通过新闻才知道这件事,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妥善的应对,袁华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件事说明自己在政治上还很不成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经过了那次教训,袁华更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他认识到很多事情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冲劲就能解决的,自己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从那之后,袁华不管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都会告知领导,即使是他已经顺利解决了的,他也一一不漏地如实汇报。这也是为什么卿尚霖说袁华近年来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的原因吧。

  今年联赛重燃战火,这个“指战员”又要往返于全国各个赛区之间,陪家人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说到这点,袁华表现出了一丝愧疚,“我妻子是2008年怀孕,正好赶上备战奥运会的两次封闭训练,我几乎是一天都没陪在她的身边。但想想其实咱们乒乓队的领导和教练员们哪个不是如此,所以在这种时候,我这个新人必须向他们学习。”为了乒乓球事业,袁华放弃了很多,用卿尚霖的话说就是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少做或者不做,联赛的事必须要做。

  袁华告诉我们他要感谢他的好妻子,家庭的一切琐事和孩子都由她一手操办和照顾,这也使得袁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在乒超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文/赵欣悦)
(责任编辑:施如)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