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聚焦民族运动会:中国式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间广阔

来源:新华社
2011年09月15日08:12

    

    新华社贵阳9月15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式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间广阔

    ――聚焦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品牌效应

    新华社记者汪涌、何军

    举办由55个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性运动会,世所罕见——58年来,被誉为“中国式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由小到大,内容不断丰富,其品牌效应愈发显著。

    (小标题)收视率再创新高

    舀到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收视统计,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这位曾经历过多届奥运会、世界杯等世界重大赛事转播的电视人,也感到了吃惊。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体育频道和英语新闻频道,对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综合收视率达1.44%,海内外约1.3亿人次收看,收视率比上一届提升了3倍多,超过了同期不少强势竞技项目的收视率。

    江和平说:“尽管此前我们就对开幕式的精彩内容心中有数,但得到如此多观众青睐,仍然出乎我们的意料。”

    不仅开幕式收视率高,中央电视台多档新闻节目里每天推出的民族运动会新闻专题“民族欢歌”等也深受观众喜爱。

    在贵阳参与指挥中央电视台民族运动会报道和转播工作期间,江和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分析说,本届民族运动会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仅以开幕式为例,内容相当精彩,“多彩贵州”篇章里的许多节目令人耳目一新,“锦绣中华”篇章也毫不逊色。奥运冠军邹市明“过火海、爬刀梯”点燃主火炬的方式,相当有创意。在竞赛和表演项目上,许多像“独竹漂”一样完全来自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项目,颇具观赏性。另外,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电视节目制作精美,各种媒体的高度关注也提升了其品牌价值。

    相对电视观众而言,最有“眼福”的莫过于贵阳当地的老百姓。民族运动会开赛以来,在各个比赛和表演场馆前,常常可以看到带着身份证排队领票的群众。为了体现民族运动会的参与性和群众性,贵阳机关企事业单位调整了假期安排,使更多的群众能够观看到精彩的比赛。

    家住贵阳市金阳新区的李佳义驾车带着一家人来到几十公里外的赛场观看马术表演,他说:“很想去新疆、西藏体验一次少数民族风情,但需要的时间长、成本高,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机会难得,一定要看。”

    随着民族运动会在贵阳的筹办和举办,许多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在贵阳的社区和乡村兴起。

    (小标题)无法蘀代的特色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在新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新中国首个全国性体育盛会,绝大部分选手并非专业运动员,而是来自草原、来自高山……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兄弟。

    58年前,仅有13个民族的395人参加民族运动会,竞赛和表演项目分别只有5个和3个。而如今,在第九届民族运动会上,共有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参加16个竞赛和180多个表演项目。

    中国的民族运动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的时代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如果将其品牌同其他不少赛事相比,个性十足、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运动会不仅早已保值,更通过历届组织者精心的培养和运作,各少数民族健儿的积极参与,品牌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专门前来考察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张颖认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拥有其他全国性赛事无法蘀代的标志性特色。这一特点在本届民族运动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挖掘和发挥。

    在“核心竞争力”上,民族运动会形成了“开闭幕+竞赛与表演+民族大联欢”的骨架,巧妙地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融入其中,运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十足,既增进了民族大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大交流,更避免了同质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任海认为,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将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健身等功能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使其独特的形态得到传承,中华灿烂的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尽管民族运动会没有一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但它所强调的“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却与奥林匹克的理念不谋而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体育文化盛事。

    (小标题)中华体育文化博览会

    本届民族运动会,吸引了上千名中外记者云集贵州,密集报道。赛事组织者一流的媒体运行和服务保障,使得传播效果倍增,民族运动会的品牌“含金量”也水涨船高。本届民族运动会获得了近2.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物资和服务赞助。

    民族运动会品牌价值的提升,无疑是赛事主办者、承办者与参与者形成合力的多赢结果。在努力办成一届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民族体育盛会理念指导下,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在以往历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民族运动会的核心价值,许多历史悠久、魅力十足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得到充分的展示,突出了观赏性、竞技性和娱乐性,大幅提升了民族运动会自身的品牌价值。

    最重要的还是作为赛事的主人公――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们在竞赛和表演项目上的表现精彩。无论是赛马、龙舟、花炮、摔跤、达瓦孜等传统项目,还是独竹漂这样的新竞赛项目,精彩展露无遗。竞赛和表演者酣畅淋漓,观赏者拍案叫绝。民族运动会犹如中华灿烂文化的博览会,魅力四射。

    已是第六次前来中国观摩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日本知名人类学者寒川恒夫,在贵阳参加民族体育科学论文研讨时表示,中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令人敬佩和叹服,这种挖掘持续深入,富有成效。

    寒川恒夫说,中国民族运动会的规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中国的民族运动会上,可以从点到面,集中欣赏和观摩到许多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也是我连续不断到中国来观摩民族运动会的原因所在”。(完)2011/09/15 08:1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十七)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