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拳击队的随队记者,此次我有幸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程观看了第16届拳击世锦赛暨奥运会资格赛的激烈厮杀和中国拳手奋力拼搏及邹市明第3次创纪录地问鼎冠军的精彩场面,心情很是激动。
此次中国队10人出战,获得金牌和铜牌各一枚,拿到了3张奥运会入场券,与世界拳击强国俄罗斯获得一金两铜和5张奥运会入场券相比,并不显得特别逊色。特别是如果有些场次中国拳手临场技战术运用再大胆一些,还能获得更多的入场券。如64公斤级拳手胡青在与印度拳手比赛两度领先的情况下,被裁判以搂抱为由扣掉4分,最终与前8名擦肩而过,非常可惜。
纵观中国拳击队的整体表现,应该说基本反映出目前中国拳击处于世界拳击第二集团上游的水平和实力。而排在第一集团的应该是本届世锦赛夺得4金1银及6张奥运会入场券的乌克兰、古巴和俄罗斯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拳击近几年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中国拳击取得两金一银一铜的创纪录最好成绩,但中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显然不能忽视。与世界一流拳击强国相比,我们能够冲金夺银的尖子拳手还不多,还是主要依靠中国拳击领军人物邹市明打天下,整体实力的厚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关键场次比赛中显得脆弱。
其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国际拳联执行每场比赛4回合,每回合两分钟规则的最后一年。因此,中国拳击倡导的“快、全、连、变、准、控”的制胜规律能够得到较好体现。如在领先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游动、贴靠甚至搂抱等招法,消耗比赛时间,控制比赛节奏,让外国拳手很不适应。
然而,从今年开始,国际拳联采用了新的全面鼓励进攻,处罚消极比赛的计分方法,比赛也变成了原有的每场3回合,每回合3分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拳击“游戏规则”,还拳击以对抗的本来面目。这一重大改变不仅限制了中国拳手以往采用的“拖延时间”的战术运用,还彻底暴露了中国拳手过于强调速度和移动,不敢与对手在中近距离作战,技术打法单一的弱点。
从本届世锦赛560场比赛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比赛双方拳手体能充沛,在中近距离的进攻和对攻不止。在这种情况下,除技术全面独特的邹市明外,其他中国拳手很难通过移动和躲闪来控制比赛节奏和距离,导致被动。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中国拳手前手直拳和刺拳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很差,加上中近距离的攻防能力不足,甚至连中近距离的过渡性攻防技术和手段都不具备,因此在体能出现透支或被动时,只能采用这种完全脱离接触的消极打法。再加上进攻得分手段单一,一旦被对手控制很难摆脱。
反观张家玮在56公斤级16进8的比赛中,能够与俄罗斯的世界冠军沃多皮亚诺夫形成对攻并给对手在第3回合造成很大压力,完全得益于他具有较好的前手拳技术和中近距离攻防作战的能力,敢于与对手形成阵地战,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后盾,因此充分发挥了水平打出了自身的风格特点,以4分惜败,虽败犹荣。
记者认为,在国际拳联全面倡导进攻、鼓励进攻、甚至在2013年全面取消业余和职业的区别,其中包括计分方法的形势下,中近距离攻防能力已成为制约比赛双方胜负的“生死线”。诚然,古巴拳手自成体系的快速移动,进攻灵活的风格打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中近距离的抗衡,但却是建立在其良好身体素质、体形和肌肉类型基础之上的。中国拳手并不具备复制仿效的能力,就像以往我们聘请的古巴教练效果并不理想一样。
从本届世锦赛泰国、菲律宾、韩国和日本拳手,特别是日本75公斤级世界亚军村田凉太敢于进攻、敢于对攻的出色表现可以证明,中国人也可以做到。尤其是在目前世界拳击大环境下,进攻和对攻是“硬道理”,中国拳击也应该改变以往回避对攻,不敢与对手对攻的误区,否则中国拳击只能徘徊在二流水平。
值得高兴的是,美国教练团队参与中国拳手备战世锦赛工作,为中国拳手和教练传授的先进训练理念和手段,使他们在比赛中受益匪浅,并取得了满意结果。如91公斤级年轻拳手王玄玄首次参赛获得铜牌,创中国在该级别世锦赛的最好成绩,而81公斤级拳手孟繁龙获得第5名。
本届世锦赛只是一面镜子,中国拳击能否改变观念,打破误区,事关中国拳击的未来。因此,在明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拳击将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