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2011中超联赛第28轮 > 八方评论

东体:微博时代的中国足球 绿茵之上并无何新意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1年10月25日09:38

  资深文体

  专栏撰稿人

  赵照

  中国足球人士并非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甚至可以说,在本专业之外的领域,中国足球从业者或前从业者往往能够迅速跟上时代潮流,追随时尚,并且尽力地想要Hold住。如今,微博开始成为他们的新宠,并投注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本也无可厚非。世界足坛的名人们,与演艺、时尚界的紧密勾连,早已成为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链。球星和教练,乃至裁判,官员,媒体名嘴、名笔……通过足球本身获得成就,取得社会名望,成为名流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可以分享成就所带来的附加值,在跨界演绎的道路上尝试更多可能。

  无论是贝克汉姆,还是穆里尼奥,都自觉不自觉地被塑造成了时尚宠儿。国际足坛如此,中国足坛也难例外。从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发轫,中国足坛的明星们,就从来没有断过和时尚的藕断丝连。

  虽然现在看起来骑燃油助动车并不环保也不拉风,可在甲A联赛的初年,申花的球员们在五角场,以骑一辆比亚乔风驰电掣来感受追风般的快感,他们的教练徐根宝则抢先一步,开上了四个轮子的桑塔纳。

  甲A前几年的黄金岁月,球员们腰包渐鼓,名声鹊起。去夜店和酒吧狂欢也成了时尚。在昆明的酒吧里,球员们从海埂夜奔而来,与歌星影星共缠绵;在成都的酒廊里,球员们和江湖朋友豪爽地干杯,痛快着光阴。在南来北往的飞机上,球星们比尚未发迹的IT精英和煤老板更受空姐青睐,在一掷千金的机场免税店中,中国足球名人享受着领先国内潮流一步的购物便利……

  用笔记本电脑聊QQ,打游戏,看电影,是中国球员早就习惯的消遣,而通过互联网进行赌球等不法活动,更是科技带给中国足坛前些年的“便利”之一。不要说中国足球从业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们比普通群众更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接触到新的科技成果,新的时尚潮流,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除了本身专业上的毫无寸进,绿茵成就上的乏善可陈,别的方面,中国足球人士从未落于人后。

  如今,微博作为名人博眼球养粉丝吐口水的舞台,怎能少得了中国足球呢?不管是国家队的比赛还是联赛,随便是输是赢,赛前赛后写微博蔚然成风,更微博、晒心情、争是非比踢球起劲过瘾。引用、转载、加关注,事事好玩,牢骚、吐槽、起哄,声声关心。

  沉默是金的年代早已过去,埋头踢球成了过气的代名词。当拿起手机或登录网站更新微博成为习惯,当两耳不闻场外事一心只踢老实球变得罕见,我们通过微博了解中国足球越多,越能感到这个场地本就没什么变化,只不过换了一茬草皮而已。

  微博时代的中国足球,绿茵之上,并无新意。

(责任编辑:刘娱)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