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举重 > 赛事动态

全国中西部举重锦标赛 15岁女孩75KG以上级夺冠

2011年12月01日14:16
来源:西安日报

  “妈,我拿冠军了”。11月29日,刚走下女子75公斤以上级的冠军领奖台,15岁的大荔女孩李俊莹就迫不及待地给母亲报喜。“练举重6年了,确实吃了不少苦,但也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在太乙路中学举重队像我这样的伙伴还有三十多个。和其他同学相比,我们确实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啊。”李俊莹淡淡地对记者说道。

  农家丫头的成才路

  在西安市的中小学生中,李俊莹和她的伙伴们属于一个特殊的集体,作为全国100个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中,唯一一个设在普通中小学的基地,她们在像所有学生一样正常上学的同时,还要每天放学后进行1个半小时左右的举重训练,只为了举起自己明天的梦想。

  “2007年的一天,那时我才上小学五年级。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了亚洲举重锦标赛,突然间就喜欢上了举重。”谈起自己举重梦的起点,李俊莹笑着说道。李俊莹是大荔农家的孩子,从小懂事的她就帮助父母干农活,身体素质极佳,用她自己的话形容“没啥,就是劲大”。父母下地回家后,李俊莹把自己想练举重的想法说了出来。女儿想成才,作为父母肯定支持,但真要把孩子送到少体校,耽误了学习也不行啊。

  最终,还是李俊莹在西安工作的姑姑帮她找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李俊莹的姑姑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太乙路中学举重基地的蒋永忠主任。“这孩子就是练举重的料”。蒋永忠一眼就相中了李俊莹。而从那时起,当她的同龄人还天天依偎在父母的怀抱时,只有9岁的李俊莹就来到了太乙路小学,开始了早上6点出早操,下午5点放学后开始训练,吃住都在学校里的“业余举重运动员生活”。

  “来到学校才知道,举重跟我原先的想象差距好大啊。”李俊莹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坚持不下来啊。“想家,想妈妈,没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够能吃苦的了,但一天两练,上、下午还要上文化课,确实吃不消啊。”但懂事的李俊莹知道父母整日劳作的辛苦,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晚上自己躲在被窝里哭,哭过以后还得接着练。还能怎么样,让父母把自己领回家?”

  万事开头难,日复一日咬牙坚持的结果,就是和同龄人相比,李俊莹的文化课成绩没落下,在举重赛场上更是连创佳绩。市第14届运动会,李俊莹拿到了女子69公斤级冠军,而在上周日刚刚结束的全国中西部举重锦标赛女子75公斤以上级角逐中,李俊莹更是力压郑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重庆第三体院运动学校等国内十多个专业队的高手,令人欣喜地将冠军收入囊中。

  李俊莹逐渐练了出来,最高兴的自然首先是她的家人。“前几天,我妈来看我了。她告诉我,上小学六年级的妹妹也想练举重,做一个和姐姐一样有出息的举重运动员。”说到这里,李俊莹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甜蜜。

  举起明天的希望

  “我的目标很明确,明年想上北体大。有实力当然有魅力,我对自己有信心”。虎头虎脑的窦帅说话,就像他举起心爱的杠铃一样干脆利落。

  17岁的窦帅今年上高三,和李俊莹一样也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练举重。“都说练举重苦,我开始练举重的时候,爷爷奶奶还都不乐意,觉得城里娃怎能吃的了这样的苦。但我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他们。”窦帅乐呵呵地说道。说到如何化苦为乐,窦帅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首先是自己要真的喜欢,这样坚持起来就好多了。其次还要学会自己和自己“斗争”。举重怎么才能快乐,就是要充分享受涨成绩的快感。苦练了一段时间后,眼看着自己的成绩一点点涨了起来,那种喜悦可是其他同学无法享受的。“我觉得,肯定比他们打游戏过关还爽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带着享受的心情,埋头于枯燥的抓举、挺举,窦帅的成绩进步飞快。在去年的省运会上,他就在与专业队员的激烈角逐中,一举夺得了94公斤以上级第三名,别看就是个季军,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练举重和学好文化课,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我们就是把其他同学玩的时间,省下来训练了而已。而有了好的身体,学习起来反倒效率很高,我现在每次考试在班上,基本上都是前5名的样子吧”。谈到训练和学习的关系时,窦帅这样对记者说道。

  眼看着高考一天天临近,蒋永忠主任对窦帅这样的高三学生,在训练上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但窦帅每天放学,还是基本上都要到训练馆里活动、活动。“学习累了,活动一下,回家后再学习的效果更好。我明年想考北体大。举重的成绩还不错,文化课能减点分。我对考上北体大还是有信心的。”

  与怀揣北体大梦的窦帅相同,同样上高三的黄栋也想上体育院校,但目标没有窦帅那么高。“西安体院就行了。我是初二才开始练举重的,专业成绩比不上窦帅啊。”说起自己的举重路,黄栋也是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和体校的同龄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虽然有文化课,但主要还是以训练为主。但我们学校的要求很明确,以教为主,体教结合,教是基础,也就是文化课更重要。如果因为训练影响了学习,教练和老师肯定是不答应的。”

  文化课、训练,两手都要抓,还都要硬。黄栋他们的付出肯定要比其他同学多很多,对此,他却看得很开,“各有各的好处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或许在其他兴趣和爱好上,比我们要强。但我们的身体可比他们好啊。就是有一点不爽,我们教练不允许我们和其他同学掰手腕,别把同学的胳膊掰坏了。呵呵,有劲使不上啊。”

  爱美的女孩也苦恼

  “呵呵,有点苦恼吧。哪个女孩能不爱美呢。但爱美不等于臭美,把文化课学好了,把运动成绩提上去了,我们肯定还是家人眼中最美丽的丫头吧”。在别人眼中练举重就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对此,15岁的宁夏吴忠丫头马玲却显然有着自己的看法。

  天天与沉重的杠铃打交道,在很多人看来,“那身材还好的了,胳膊腿更是粗的吓人吧。”这样的问题,自然也曾困扰过马玲。“怎么说呢,多少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吧。爱美是人,尤其是女孩子们的天性。我又怎么能不爱美呢。初中的时候,我在家乡吴忠的学校练举重,好多同学都不理解,一个女孩子学什么不好,学什么举重啊,非要把自己练得四肢发达、身材变形啊”。但马玲顶住了这样的压力,“怎么说呢,科学地练举重肯定不会影响长个子,我们队里1米8以上的同学也不少。但肯定会影响身材。毕竟,举重主要靠的就是力量,细胳膊、细腿肯定不出成绩。”

  但既然自己喜欢举重,总不能为了苗条的身材,就放弃这个梦想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马玲更坚定了自己练好举重的信念。“臭美是不行了,那就得把学习和举重都弄出个样来。”为此,在启蒙教练的推荐下,马玲来到了太乙路中学。“这里好啊,文化课抓得很紧,完全跟一般的中学一样,教练的水平也非常高。虽然和其他同学相比,平日的生活确实有一点单调和寂寞,但为了做家人眼中最美丽的丫头,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像马玲这样天生爱美的女孩子,太乙路中学举重队还有15个。今年13岁的张欣语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家在白鹿原上的小丫头,别看年纪小,可她是蒋永忠主任眼中最懂事的孩子。“她9岁就来到学校练举重了,第一次参加市上的比赛就拿了53公斤级的3个冠军,绝对是人小志气大。”但说起举重的不好之处时,小丫头也是愁眉紧锁。“胳膊腿都比其他同学粗好多啊。而且饭量也比其他同学大,想要长成高瘦型肯定是没戏了。”

  “那怎么办呢?” 记者打趣着问道,沉吟了一会儿,小欣语恶狠狠地说道,“那就化悲痛为力量吧,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到学习和训练上。既然咱没办法跟别人比漂亮,就用学习、运动成绩双丰收跟别人比吧。”

  采访手记

  体教结合的好榜样

  “到了明年,我们学校的新举重馆就盖好了,总投资310多万元,二层楼加起来有2000多平方米啊。有了条件这么好的训练馆,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以教为本,体教结合,这条路看来我们绝对是走对了。”西安太乙路中学罗国庆校长开心地说道。

  记者走进太乙路中学举重队的前一天,学校刚接待过江苏常州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组成考察团,他们是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的推荐下,前往考察体教结合经验的。而在这之前的两天,由太乙路中学协办的2011年全国中西部举重锦标赛刚刚落幕,国家体育总局举重部钱光鉴部长盛赞此次比赛,“难以想象的成功”,并表态对太乙路中学的举重队,在资金和器材等方面,一定会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一支普通中学的举重队,又为何会获得这样的关注呢?

  对此,罗国庆校长和蒋永忠主任有着自己的感受。如果说我们还取得了一点成绩,这绝对要归功于我们所走的“以教为本、体教结合”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在罗校长看来,“以教为本、体教结合”的根在教育、在学生,在学习。只有有了好的学生,才会有好的运动员,离开教育谈体教结合,那就根本无从谈起。举重队的孩子们,从到校的第一天起,学校就会明确地告诉他们和家长,“必须像普通学生一样学好文化课,举重训练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运动员,一定要先做一名好学生,再做一名好运动员,这个次序不能颠倒。”

  而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教为本”,太乙路中学举重基地改变了很多青少年体校名为体教结合,实际上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在文化课学习上“摆样子,哄孩子”的旧模式,从而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追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苗子纷至沓来,太乙路中学举重基地越火越来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责任编辑:宋德超)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