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2011体坛盘点 > 2011项目盘点

盘点中国体育2011 要居安思危才能扬威伦敦奥运

2011年12月23日09:53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1年的中国体坛,不乏亮点和高光时刻,但回望过去一年的中国体育,比那些金牌更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以下这些问号。

  运动会,何以多到“审美疲劳”

  关于“大型综合运动会是不是太多了”的讨论,无疑是今年体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今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智力运动会……相继举行,还有一些别人不愿办的国际比赛,也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并果真被国人慷慨地接了下来。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还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

  屈指算来,冠以“全国”字眼的大型综合运动会已达到两位数,加之办赛开销居高不下,赛场内外乱象丛生,大型运动会饱受舆论和公众诟病也就不足为奇。这也难怪,这些大型运动会有多少能做到政府不贴钱、全靠市场运作来筹集办赛经费?有多少是非政府推动而运用社会和市场资源的结果?又有多少能让老百姓亲自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与民同乐、民生为本,并让全体国民身体素质因此受益?

  相比我们各地争相举办大型赛事的盛景,香港却因为开支可能过大而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做法,无疑比我们棋高一着。毕竟在当下,不计成本办大赛,只考虑社会效益不考虑经济效益的思维已经落伍和过时。

  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同样,举办体育比赛,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欣赏比赛和参与体育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这一点讲,我们的比赛其实不是太多,反倒是太少了,关键是,运动会要转变办赛方式,从过去的主要靠政府补贴,逐步向市场化和社会化,靠社会力量借助市场资源来办赛的方向转型。果真如此,谁还会说运动会太多开销太大?嫌少还来不及呢。

  假赌黑,能否推动社会监督

  这两天,多少人像追连续剧一样追看每天更新的足坛反赌案情。随着黑幕的不断被揭开,人们才发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屡败屡战,说到底是被自己“玩死的”。

  如果仔细回溯此次反赌风暴的始末,我们会发现,是一波紧似一波的舆论监督,掀开了这令人震惊的黑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恰恰说明了足球圈的透明度还是很高的。体坛足记马德兴就发微博称,当今社会,很少能有哪个领域像中国足球这样生存在放大镜下。新华社21日播发的电讯中,也出现了“足球是一只中国社会的麻雀”的说法。类似这样的腐败与黑幕,仅仅存在于足球行业吗?又仅仅是体育圈子才有的现象吗?解剖好这只麻雀,对整个体育系统,对整个中国社会,都将有积极的作用。

  内地曾有八千足记的说法。足坛反赌案的告破,公检法等办案人员无疑当居首功。但如果不是足球如此广泛被关注、被监督,恐怕还得让办案人员多费一些功夫。舆论监督,意味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或许这样仍无法彻底杜绝权钱交易、地下黑幕,但只要晒在阳光下,就一定会有曝光的一天。不管是垄断部门还是权力部门,有再大的权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无人监督,一切都在“底下”进行。

  “交税应该用支付宝!政绩出来了再确认支付!好评差评看个心情!不给老百姓办事就申请退款!”这是今年颇为流行的一条淘宝体微博。尽管是戏言,但其中流露出对阳光监督的呼吁之情,已溢于言表。权力,需要监督。足坛反赌,不仅仅是足球圈一家之事,更推开了一扇社会监督权力的窗口。

  三大球,

  咋就像王小二过年

  2011年,三大球就从来没有让球迷省心过,男足的惯性传到了女足身上,篮排球则约好了似地一起进入“更年期”。尽管男女篮、女排抢到了三张直通伦敦奥运的门票,但不知道让球迷用掉了多少速效救心丸。

  国奥、国足的沦落不是新闻,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国女足的堕落,本来指望能获得一张伦敦奥运门票来当遮羞布,怎奈在世界杯新科冠军日本队、苦主朝鲜队和澳大利亚队面前全无胜机。中国男排虽然还保留了打奥运落选赛的资格,但在狼多肉少的落选赛上能打出什么样的水平,球迷心里明白,主教练周建安心里更清楚,尽尽人事吧。

  别以为男女篮、女排拿到直通券就值得庆幸,回想过程,看看现状,拿什么去拼奥运?中国男篮在亚洲已没有优势,不要说伊朗队,要不是约旦队绝杀球没进,参加落选赛的就是中国男篮了。至于中国女篮这支昔日奥运会四强球队,如今也只能在亚洲称王。本来已经被人看扁的中国女排却在年底抢到了一张直通门票,让人大喜过望。不过,如果你真以为伦敦奥运奖牌在望的话,那就错了。总之,不要对这三支球队的伦敦之旅抱有太大的希望,别输得太难看就行了。

  三大球的集体沉沦,是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如果无法通过联赛、市场的手段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中国三大球即使在亚洲也将是王小二过年。

  转机制,

  莫非还得再等四年

  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之前人们的期待吗?人们有无数理由相信,在“后北京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将会有一番脱胎换骨的变化:举国体制开始变革,体教结合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如火如荼,体育产业日进斗金……

  然而,鸟巢上空的圣火熄灭三年多了,中国体育依然处在一个追逐金牌的高速通道中。“穷则变、变则通”。北京奥运会的51金意味着举国体制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极致的辉煌在某种层面上反倒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伦敦奥运会还有几个月就要开幕,中国竞技体育机器已经开始全速运转,“金牌”又将成为中国体育几乎是唯一的关键词。

  有多少人关心中国体育职业化的步履维艰?影响力最大的足球和篮球职业联赛,说到底都还只是“伪”职业而已。虽然万达、恒大对中国足球的投入惊人,虽然CBA联赛新疆等俱乐部扩军备战的力度空前,但中国体育职业化的进程和高度其实并不和烧钱力度成正比,反倒是依然停滞不前。

  姚明已经退役,刘翔能否重回巅峰还是个问号。虽然我们有了李娜,但别忘了李娜将至而立。下一个“娜”在哪里?下一个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明星又在哪里?

  呼吁了多年的体教结合,依然处于口号阶段。不同部门之间看不见的藩篱为什么如此难以打破。全民健身?在体育主管部门心目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资源,怎么总是没法和它的重要性相匹配?

  我们不缺金牌,在伦敦我们甚至有望继续称雄金牌榜,但我们缺一个让中国体育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

  本报记者 高伟 董晨 林华维 孙庆

(责任编辑:王正坤)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