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年终盘点-搜狐体育记者年终手记

郭健2011手记: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乒乓球

2011年12月25日20:06
来源: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记者郭健
搜狐体育记者郭健

  过去这三年,对于王皓来说,犹如坐上了过山车……

  在中国乒乓球男队中,再也找不到一个人的经历如同王皓一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惊鸿一瞥,却最终没有能够笑到最后;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中他又输给一个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块金牌的男人——马琳。“千年老二”,这成了王皓身上一个尴尬的标签。

  其实在上一个奥运周期中王皓几乎已经翻身,2007年的巴塞罗那世界杯,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韩国球员柳承敏连斩王励勤、马琳两员中国大将闯入决赛,最终是王皓在决赛中将其擒获。当夜的庆功宴上王励勤、马琳两人捧着酒杯对主帅刘国梁说抱歉,而此刻王皓的脸上已经有些绯红。

  同样的情景出现在2009年,在这一年中王皓先是在横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问鼎,紧接着又在各省市非常看重的全运会上连续夺得男团、混双和男单金牌,成为全运会乒乓球历史上的第一位三冠王。“如日中天”,除了这四个字之外我们找不到其他更恰当的词汇来形容他了。然而就在这之后,王皓却进入到飞速下滑的阶段。

  2010年中国男乒决心加速新人成长,并给予他们更多比赛机会,这样老将相对减少了外战机会,结果导致王皓失去目标、追求迷茫,成绩迅速下滑,能力明显下降,更可怕的是丧失了赢球感觉,“等到事发觉察之时,已是积重难返,此刻难以调动,更是难于恢复,”在当年年底的国乒教练员竞聘会上,中国男乒主帅刘国梁说。而王皓的主管教练吴敬平更是透露在莫斯科世乒赛决赛前夜,弟子竟出现了畏难情绪,“当时,王皓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看到了他的下滑,但没想到这么快,直到最后到了世乒赛团体决赛时不敢上场。”

  从天之骄子到畏战逃兵,王皓仅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转变。好在他的下一次转变同样很快:在2010年底的广州亚运会上,王皓再度爆发,用自己的表现重新赢得教练的信任,刘国梁送给他四个字“定海神针”!

  “既然到了这个时候,我就必然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和压力。我觉得现在动力更大一些,因为领导和教练能让我挑起这个担子,这是我的荣幸,我也会更加地努力。”面对教练的称赞王皓如是说。而这种不汤不水的回答也是王皓一贯的风格。对于绝大多数记者来说,王皓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多年的磨练已经让他可以很游刃有余地把刀锋藏在怀中,而用太极推手的套路来应对提问者。

  可惜的是,“定海神针”并没有能够赢下随后与马龙的亚运会男单决赛,而在半年之后的鹿特丹,王皓又在单打决赛中输给了另外一名中国球员张继科。

  “蝉联亚军”,王皓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提到自己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两次失利。而到了2012年,王皓将年届29岁,如果还不能如愿以偿地话,“大满贯”对于他来说就只能是个梦想了。“我觉得,不到退役的那一天,自己都不应该放弃。我必须要挺过去,必须要战胜一切困难!”面对背水一战,王皓难得地吐露心声,而这过山车的经历,也将在明年的伦敦、在Excel体育馆得到终结,以一种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方式。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柴森森)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