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曾珍 1月7日发自长春)正规比赛中设有混合采访区是惯例,特别是国际、国内等大型综合赛事,设立混合采访区是硬性规定。但作为冬季项目中的最大型综合赛事,此次十二冬各个场馆设立的混采区却总有各种问题出现,1月7日,比赛进入第四天,短道速滑开始首日争夺,大量记者因故无法完成采访。
早上10点,短道比赛在五环体育馆正式打响,很多记者都赶到现场希望采访,由于内场严控人数,只有10名摄影或者电视台记者可以进入场地,其余记者都只能上看台观看比赛。对于文字记者而言,上看台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接触到运动员,也就是混合采访区,这是唯一能够采访的地方。但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悖论,混合区被设在了内场。
如果记者按照“前往混合区”的指示标牌走,在看台上绕了大半圈后,在下到内场时,会发现一个小铁栅栏,“我们这里不让通过,这个门是打不开的。”志愿者会很有礼貌地告诉你。而如果你想要从摄影记者的通道去往内场,那不好意思,得换内场证,而条件必须你是摄影记者,问题又回到原点。
“摄影记者是不需要采访的,需要采访的文字记者都进不去,现在的情况是,只有央视在下面采访,所有文字记者都在上面看着。”有人这样描述现场的情况,当时已经过了11点,第一个项目女子七圈追逐赛的已经全部比赛。不少记者决定放弃采访,转战旁边的大道速滑。只有少部分记者选择继续坚守,要对方一个明确答复。在组委会和总局宣传司相关负责人的协调下,直到12点20分左右,协商才终于有了结果,“你们还是按照标示去混合采访区,那个小门会在下午对记者开放。”而此时,比赛最后一个项目也临近尾声。
其实在之前花滑比赛的赛场,就有许多媒体就混合采访区提出了许多问题,当时,不少记者抱怨混合采访区设置不合理,在那里看不到场内比赛情况外,也并不是运动员赛后的必经通道,很多队员不走混合区便回到休息室,记者没法在第一时间采访。另外,对于进入混合区的人员,反倒是没有限制,所有普通观众都能到达。本土选手李子君在女单夺冠后接受采访时,不少冰迷便打着条幅闯了进来,还大声喊着加油,也严重影响了采访的正常进行。
事实上,对于此次冬运会,总局方面是高度重视。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冬季运动太过惨烈。“丽江打架”“青岛内讧”连续两起恶性斗殴让曾经辉煌的短道速滑队瞬间成为负面典型,加之全运会素来都是负面新闻产生的温床,各地方为了争夺利益,总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出来。此次比赛前,国家体育总局一再强调“赛风赛纪”问题,并和各个运动队以及赛事主办方都签订了条例。
本次比赛,明显能够感觉到“严控”的力度,除了“内场记者证”少之又少外,就连运动员出入也管得非常严,“关键是害怕出事儿。”一名已经退役的国家队队员说,今天,他也来到赛场观赛,但苦于没有证件,他只得在曾经随便溜达的场馆外站了很久才最终去到看台。
都说“防火防爆防记者”,怕的就是“负面新闻”。但即便真杀了报告坏消息的信使,就没有坏息了吗?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恐怕才是关键吧,还是不要变成花剌子模王国比较好。
(来源:搜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