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毛地教练(左)和弟子于德豪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篮球馆。
通讯员 摄 |
本报记者 王 亮
曾是湖南男篮得分手
虽然已经64岁,但是一袭运动装的毛地依然步履矫健、神清气爽,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以前是打专业队的,如今更多的时间在教学生。”毛地对自己的篮球经历有些轻描淡写,其实当年,毛地是名震湖南篮坛的一员虎将。
毛地1948年出生在山西,由于父亲非常喜爱篮球,他耳濡目染“情陷球场”,就此走上了篮球之路。“1963年我随父亲一起回到长沙,随后到明德中学读书,很快被教练选中,成了校队的一员。”
由于基本功扎实,技术出众,毛地在两年内便实现了“三级跳”,于1965底被召入湖南省男子篮球一队。“经过几年的磨练,我很快就在省队上场打球,从1971年至1979年我都是球队队长、主力控卫,同时还兼任球队的助理教练。”
毛地印象最深刻的,是代表湖南男子篮球队与来自亚非拉的一些国家队过招。在上世纪70年代,湖南男子篮球队曾与朝鲜、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几内亚、肯尼亚、厄瓜多尔等国家男篮打过十几场友谊赛,毛地作为主力后卫,平均得分达到20分以上,是公认的“得分手”。
“当时队内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后卫,叫张建设。他入选了国家队,并出征第一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为国家队称雄亚锦赛做出了贡献。” 回忆起当年的队友,毛地对未能为国效力有些遗憾。
扎根校园培养好苗子
从省篮球队退役后,毛地于1981年赴天津体院学习了3年,从此角色发生转变,走上了教练岗位。振兴湖南篮球,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选手,是他执教的最大愿望。
湖南篮球在上世纪70年代处于全国中上游的水平,但随后慢慢步入低谷。“湖南篮球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苗子少,支持力度也不大。到上世纪90年代,出于战略调整,省体育局先后砍掉了男篮和女篮。”
1993年,毛地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故,他执教的湖南女篮被解散。看着昔日的弟子一个个离去,一阵阵的痛楚噬咬着他。没有了球队,毛地到企事业单位或部队篮球队执教,坚守篮球阵地。几年来的辗转,他发现湖南篮球的希望在校园,他决定做一名基层教练,从基础做起,“湖南篮球的环境不尽人意,只有踏实从基础做起才行!”
2000年,在省体育局的支持下,毛地成立了湖南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先后在育英小学、博才小学、地质中学、汨罗一中、岳阳十四中等9所学校建立了培训基地,并得到长沙市一中、明德中学的支持。10年来,俱乐部培训人数达到近百万人次,为国家青年队培养输送了陈玉兰、罗汉琛、于德豪等,其中罗汉琛、于德豪分别入选了U18和U16国家男子篮球队,陈玉兰入选国家女篮青年队,他们4次夺得亚青赛冠军。2010年7月,罗汉琛和队友们在德国夺得世青赛第7名的好成绩。俱乐部还培养了6名篮球运动健将,为中学、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少年篮球选手,也为职业队输送了多名队员。
毛地“从小抓起,走学校与职业队相结合”的理念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在去年的第7届全国城运会中,由长沙市地质中学和相关职业队员组队的长沙“学生军”,先后战胜了以专业球员组成的广州队、香港队和四川队,取得了湖南男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第5名。作为这支“学生军”的组织者,毛地表示,“ 我坚信自己的理念。想要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艰苦扎实的选材和培训工作。”
达人感言
湖南人一样可以打好篮球,希望可以在奥运赛场乃至NBA球队中看到我们湖南选手的身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