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留给人的印象,无非是张爱玲那瘦削冷艳的文字,精工细作的旗袍,浓郁幽香的黄酒。如今的大上海,处处都跑在前面,变得更加多元化,就连大师赛都有自己的独特味道。
但是,这种“海派”风致似乎还不太够。
照理说,四大天王来了三个,这排场是足够了。但跟中网相比,上海本土的明星却未能形成足够的呼应。到现场看球的,数起来也只有阿内尔卡和郎平,都没什么上海范儿。决赛那天,NBA中国赛搞得热闹,先把姚明请了去,气氛一下子就热闹了。
当然,从组织形式来看,上海大师赛和中网公开赛还是有区别的。上海大师赛需要更多地遵照ATP的意见,操作空间远没有中网那么大,所以,只能更“纯粹”一些。
然而尴尬的是,这种相对“纯粹”的网球,却很难讨得观众的认可。除了大腕儿们对打的最后几场球,其他比赛的上座率都不算理想。而且,即便坐满了人,追星的也比真正看球的多。有些球迷,在比赛开始时看见偶像出场时那个激动啊,但比赛过了一个小时就熬不住了,自顾自玩起了手机游戏。
就算看球的,也有人不自觉,有人看到精彩处就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嗓子。就像决赛里,德约科维奇有个球落地,看台上有人冒充裁判,用英文喊了声:“出界!”搞得小德一脸阴云。有时候,双方形成多拍对抗,观众就会鼓掌喝彩,全然不管场上选手还在打着比赛。
就算您英文好,就算您懂球,也得按规矩来啊!最“纯粹”的网球不是球员的独角戏,各方面也得更加专业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