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队在阿联酋“撒马”尚未走上两个回合便被斩落于马下,批评之声随之而来。从战绩看,国青队此次完败,让人丝毫没有虽败犹荣的感觉。
过去,成绩往往被视为衡量一支球队成败的指标成则皆大欢喜;败则一无是处。然而,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亚青赛诉求。
对于国青队败走亚青赛,坊间普感失望,因为自2005年以后,中国足球这一年龄段的球队再也没有登上过世界的舞台,至少同沈祥福时代、克劳琛时代相比,没有太多亮点。在过多强调成绩的同时,我们似乎忽视了亚青赛(包括世青赛)存在的意义它并不单纯是为年轻人提供的竞技场,很大程度上它是这一群体通向更高级别比赛的桥梁。也就是说,这一级别的比赛更为注重人才的涌现。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参加亚青赛,进入80年代后,国青队开始崭露头角。1982年,高丰文率队位列亚军;1985年,张志诚统军勇夺桂冠。当时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相比,两届国青队涌现的人才更令中国足球受益匪浅。
在高丰文帐下,傅玉斌、贾秀全、郭亿军、麦超、段举、柳海光、李华筠等人日后相继成为国家队主力,在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等重要赛事中屡立战功;而张志诚麾下的高洪波更是成为中国足坛不可多得的射手,而今作为教练员,活跃在中超赛场。
在这些球员中,李华筠后来参加世青赛时,与范巴斯滕、贝贝托等一起被评为希望之星。为足球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应当是举办亚青赛(世青赛)的主旨,而时隔多年,我们恰恰忽视它的本质,转而把注意力全部盯在成绩上。
当年与中国队一起参加1983年墨西哥世青赛的荷兰队,成绩平平,但这并没有妨碍范巴斯滕日后脱颖而出,并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巨星。其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仅就中国足球而言,1985年,高丰文率队参加首届世界少年锦标赛,当时谢育新在整支球队中表现突出,很快便被荷兰兹瓦鲁队相中,并到欧洲踢球。在1987年奥运会东亚区决赛中,19岁的谢育新被招入国家队并很快晋升为主力。
对待类似亚青赛这种限制年龄的比赛,遴选人才远比获取成绩更为重要。尽管由里克林克带领的国青队刚刚在阿联酋铩羽,但对于他们此前的工作,我们要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能因为接连输球就将此前的努力全盘否定,毕竟这个年龄段的选手还处在成长期,技术水平不稳定,还需要逐步完善。如果处置得当,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们有可能迎头赶上,继而给中国足球带来惊喜;倘若一味批评,这些孩子也许会丧失前进的动力,之前的基础瞬间荒废。
亚青赛带给中国足球不应只有生硬的成绩,我们的真正诉求不止于此。本报记者 李 刚
(来源:中国体育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