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一刀
中国棋手时越昨天在第17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三番棋决赛中执白再次中盘战胜韩国棋手元晟溱(棋盘为终局形势),以2∶0取胜,成为中国队第十位男子围棋世界冠军的同时,还获得了直升九段的资格。
时越夺冠,洗却河南棋手25年之憾,实在是可喜可贺,甚至是可歌可泣。但仔细回味河南棋手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琢磨河南围棋的现状,又让人笑不出来,心里流淌的是涩涩的酸楚。
刘小光未能成为世界冠军很大程度上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结果。当时世界上只有日本举办的富士通杯和稍后中国台湾应昌期创办的应氏杯两个世界大赛,而竞争对手除了日本正值化境的“木谷门下六超”之外,韩国的曹薰铉,中国的聂卫平、马晓春也正如日中天,李昌镐也日渐成熟。小光好不容易两次进入富士通杯的四强,但一次半决赛输给了大竹英雄,一次输给了李昌镐,世界冠军之梦就此破灭。如果放在现在,以小光当时的江湖地位,在近10个世界大赛中夺得一两冠,易如反掌也。
2004年的王檄未能登顶则纯属实力不济。当时他初登世界大赛赛场“莺试初啼”,无论是实力还是经验都远不如李世石,输棋在情理之中。但幸运的是,王檄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知耻后勇,佳绩连连,于中国众多王姓八段中第一个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王姓九段,仅此一项,便足以名垂中国围棋史。
周鹤洋未能成为河南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则比“窦娥”还冤:如果说输给李昌镐错失春兰杯还可以理解,他在富士通杯决赛中大失水准不敌朴正祥就匪夷所思了。在韩国朴也是属于名不见经传之类,能杀进决赛已经是大爆冷门了。但谁也没有料到周鹤洋半决赛战胜了强大的李世石后,决赛忽然失去了自我,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像不会下棋了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对手含笑捧杯,自己心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时越夺冠则是集种种优势于一身:天赋异禀,刻苦又远超常人;从小遇名师指点,功底深厚;12岁入清风棋会,从此无断炊之忧。14岁便有机会参加围棋甲级联赛,久经战阵,功力精进,此次以5连胜的成绩抡元,也就顺理成章了。让人感慨的是,他在八强战和半决赛中都以陈祖德所创的“中国流”开局,以回报这位前辈当年的提携之恩,赏识之谊。
但让人唏嘘再三的是,与刘小光不同,周鹤洋、王檄、时越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又都是在河南学棋成长,但如今并非是代表河南队征战全国赛场:周鹤洋代表山东,王檄代表重庆,时越则是贵州队队员。原因无它,河南围棋队因成绩不佳,早已解散多年,他们为了谋生,不得不远投他乡。什么时候河南围棋能重树大旗,再铸辉煌,时越等一干棋手,能重新身披“河南”战袍驰骋战场,其意义堪比时越的第一个冠军头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④11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