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第一人
原金德队长于波当足球裁判
球员,大学老师,如今,原金德队长于波又多了一种身份——足球裁判员。
球员退役当裁判,这不仅是中国足坛的头一遭,就连世界足坛也非常罕见。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目前正在武汉执法足协杯的于波,他也详细讲述了身份转变背后的故事。
球员时代没得过一张红牌
记者:退役后当足球裁判,你是中国足坛第一人吧。
于波: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参加过甲A、中超联赛的健将级是惟一的。
记者:怎么会想起从事裁判工作呢?
于波:球员退役后选择什么职业,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退役后我在沈阳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工作,老教授们说我有足球经历,阅读比赛的能力自然不用说,做裁判员有先天优势。我一想也是,接着就争取了一次执法省中学生足球比赛的机会,从此就爱上了。
记者:球员当裁判的例子太少见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波:第一,职业球员退役后的年龄是个很大的障碍,国际足联裁判员到45岁就要退役,而运动员退役时的年龄大都34岁左右了;第二,裁判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辛苦,比如在裁判员初级学习阶段,需要在烈日底下暴晒,大风天大雨天也都要坚持在足球场工作。每次赛会结束后,都会晒掉一层皮。更艰难的是面对一些不同级别的参赛群体,刚做裁判时,执法的都是青少年比赛,小学生、中学生水平很低,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记者:都说球员和裁判是“天敌”,你当职业球员时是什么情况?
于波:我或许是个特例。我当运动员时很少给裁判添乱,2003年一年比赛30场,才得了3张黄牌,而且我从来没得过红牌。我觉得裁判和球员不是对立面,裁判员在场上是执法者,他的每一个判罚都是依据规则给出的。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沈阳有个裁判员叫王德鑫,就是你们报道过的那位见义勇为的英雄,执法水平很好。当时他还执法中甲,如今他已经在中超联赛了。
当过职业球员
对犯规动作识别很好
记者:聊聊你的裁判经历吧,目前执法什么比赛?
于波:我2009年底开始裁判工作,起初就是省里的一些青少年比赛,直到今年才开始执法中乙联赛。最近一段时间,执法了一些全运会预赛。全运会比赛四年才一次,各队非常计较,裁判员的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2009年开始执法,今年才执法中乙,获得这个资格很艰辛吧。
于波:2012年初,省足协领导给我推荐到了中国足协国家级裁判学习班。当时规定报名必须在27岁以下,因此我没报上。当年4月份,足协给了像我这样的大龄裁判员一个机会,又办了第二次学习班,我终于通过了体能测试、理论测试、视频测试,成为一名中乙裁判。
记者:作为一名退役的职业球员,你当裁判有啥优势吗?
于波:首先,我对犯规动作的识别很好,能理解运动员的企图;第二,心理抗干扰能力很强;第三,我在体能上有很大优势,要知道,每场比赛,裁判员的跑动距离在10000米以上。
裁判待遇不高
中超一年15万算多的
记者:当裁判待遇如何?此前有报道称,中超裁判年薪能达到30万元。
于波:裁判是业余职业,待遇不算高。U系列比赛,一天150元,中乙裁判员1000元一场,中超是一万,要缴纳20%的税款。中超裁判一年能收入15万就已经很高了,没有外界说的30万。客观来说,中国裁判和国外裁判员的待遇有很大差距。
记者:除了当裁判,你还是一名大学老师,两者在时间上会冲突吗?
于波:沈阳体育学院的领导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支持,沈体在足球裁判界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培养过一批很优秀的国家级裁判员,所以领导对我很期待。我现在是教研室惟一一名在职业联赛中执法的老师,他们也很希望我能在这个领域成为精英。
记者:足球圈里的朋友如何评价你的执法?
于波:大家都很肯定我的工作。职业球员都希望退役后能有一个华丽的工作环境,因为之前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我也为职业球员退役后再就业的选择方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空间。
记者:你效力过很多球队,将来随着你执法级别的提高,如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前队友,这样的场次需要避嫌吗?
于波:很期待在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模式下与我的前队友同台演绎。既然我选择了裁判这个事业,就要按照裁判员的一切规定进行思考、执法,必须以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执法。
记者:在裁判领域,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于波:我踢球时无缘最高级别的世界杯比赛,所以我想通过努力,在裁判领域达到这个级别,执法世界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