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李娜应学学“有脸”记者的职业与成熟

与其曲终人散被迫面对真实世界,不如现在从“我是世界中心”的幻觉中走出来,先学学那位记者的职业与成熟。

 

  为什么在法网赛后向李娜提问的记者"有脸坐在那里"?因为那是他的职业,他尊重自己的职业,他也很职业。为什么李娜认为这名记者没脸坐在那里?因为她不成熟,不职业。作为职业球员,李娜应学学那位记者的职业与成熟。

  所有职业运动员从入行的那一天起,就与新闻工作者结成了伙伴关系,赛前赛后参加发布会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理论上,运动员与记者关系平等,两者一起工作,完成各自任务,缺一不可。

  学习和不喜欢的人打交道,这是职场新人第一课。到了三十岁依然希望不喜欢的人消失,则恐怕需要回溯到新生儿时期的“偏执分裂期”。1-6个月大的孩子会把母亲及时照顾时视为“好妈妈”,冷漠忽略时则视为“坏妈妈”,不能感知好与坏两个妈妈同时存在于一体。此时养育环境足够好,婴儿就能顺利度过,进入下一个时期,明白世界的对立统一。反之,则容易将他人绝对化为好与坏,试图把“坏人”驱逐出生活,难以与不喜欢的人共处。

  李娜作为中国女子职业网球的“一姐”,在拿下大满贯冠军、书写一系列纪录后,如日中天外加众星捧月,残留着幼儿时期“我是世界中心”的幻觉。青春易逝,靠身体吃饭的运动员能打到伊达公子的年纪已是奇迹。多年后,李娜终将退役,或做教练或投身其他职业,盛宴散场后如何面对全知全能泡泡的破灭呢?

  李娜谈到“感谢他们,让我变得强大”时,目光忽然转了方向,向下一扫,语调随之变低,和前面的话拉开了距离。我无法否认听出了一些违心,看到了一丝不屑与轻蔑。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并非“单飞”就算完成,他们还要担负起职业化赋予的使命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李娜是中国网球走向职业化的第一批涉水者,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也很正常,但决不应该拿问题当个性,借此拒绝成长、成熟。与其曲终人散被迫面对真实世界,不如现在从“我是世界中心”的幻觉中走出来,先学学那位记者的职业与成熟。□翠红(专栏作家)

体坛论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