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俄罗斯喀山7月17日体育专电 述评:喀山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薛剑英 刘越
喀山大运会以东道主俄罗斯代表团的大获全胜而告终:155枚金牌,75枚银牌,62枚铜牌。俄罗斯选手一洗上届冬、夏季奥运会的颓势,一时风光无限,夺尽全世界的眼球。
不对等的战役
喀山,这座坐落在伏尔加河中流的千年古城,质朴而不尚奢华,沉稳而不事张扬。
相比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而言,喀山在俄罗斯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头:体育之都。截至2012年初,喀山共有超过1600座足球场、游泳池、溜冰场、赛马场等各类体育设施,场馆密度远超俄其他城市。喀山的鲁宾足球队和冰球队,是俄罗斯乃至欧洲的劲旅。
从7月6日到17日这12个日夜,在其中的64个体育场馆里,上演了一场不对等的战役。
战役双方一方是精英尽出的俄罗斯代表团,在庞大的拥有663名运动员的代表团中,有18名奥运会冠军,50名奥运会奖牌获得者,100多位世界一流运动员,剩下的近400名运动员,经俄联邦体育部长穆特科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不经意间透露:可以称作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预备队;与他们对阵的,是来自世界16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们,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纯粹的“学生军”。
战役的目标是争夺27个大项中351个小项的金牌,其中,13项是国际大体联设置的大运会规定项目,另外14项是喀山大运会组委会增设的“自选动作”。毋庸赘言,俄罗斯选手在这14个大项中拥有超强的实力。
不对等的实力自然产生令人惊艳的战果:实力超出不止一筹的俄罗斯选手获得的金牌数,比排在金牌榜第二到第八位的中国、日本、韩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和南非获得的金牌总和还要多45枚。而伦敦奥运会上把俄罗斯挤出金牌榜前三的英国,在喀山大运会直到15日才有一枚金牌入账,最终以1金、1银、4铜的成绩排在金牌榜第37位。
俄罗斯在喀山创造了一个纪录,一个不太可能被打破的纪录。
巨额投入 并非“赔本赚吆喝”
当俄罗斯代表团在金牌榜上一骑绝尘的时候,也有俄罗斯媒体曾提出质疑:东道主是否错把大运会当成了奥运会?另有一些媒体更是尖锐地指出,俄罗斯耗费巨资主办大运会,纯粹是在“摆阔”,是“赔本赚吆喝”。
俄罗斯媒体有一点没有说错,俄罗斯联邦和喀山大运会组委会确实是把大运会当成奥运会来办,而且应该是刻意为之。
在出席开幕式发表讲话并宣布大运会开幕之后,总统普京在一周内第二次来到喀山,在赛场对获得金牌的众多俄罗斯选手表示祝贺,并勉励俄罗斯代表团再接再厉,夺取更多的金牌。
除了总统两次到访产生的激励效应之外,俄联邦政府还实实在在地包揽了主办大运会的所有花费。喀山大运会到底花费几何?组委会和俄联邦政府三缄其口,俄媒体报称比四年前的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的花费超出百倍。而国际大体联主席加利安的说法则较为可信:俄主办大运会的预算是75亿美元。加利安并且断言:按照主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规律,预算通常会被突破。
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果仅仅只有155枚金牌的产出,那无疑是又一个“不对等”。但俄罗斯联邦政府并不担心,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主办大运会的真正目的:提振信心,重塑俄罗斯体育强国的形象。能够达成此目的,就赚回所有的投入。
俄联邦体育部长穆特科一方面为高投入辩称: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体育基础设施百废待兴,从头建起自然耗费更多;一方面则认为,在俄罗斯竞技体育近年来不断滑坡的情况下,在喀山大运会上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将会成为俄罗斯体育振兴的起点。
2014年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切尔内申科则说:喀山大运会非常成功。他指出,俄罗斯很幸运,大运会、冬奥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将全球目光吸引到俄罗斯,这是展示俄罗斯历史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好机会。
俄罗斯代表团首金获得者、跳水运动员库兹涅佐夫说,游泳世锦赛7月19日将在巴塞罗那举行、田径世锦赛8月份将在莫斯科举行,很多国家的强手都忙着备战这些比赛没有来到喀山,而俄罗斯顶级选手为了给喀山观众献上精彩演出、为了提振俄罗斯民众的自信心而纷纷参赛,“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牺牲”。
有联邦政府的巨额投入,有顶尖运动员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俄罗斯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已经被刺激得爆了棚。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热情如果能够持续下去,若干年后回头看,或许会发现喀山大运会真的成为俄罗斯体育振兴的起点。
喀山大运会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自从莫斯科1980年主办奥运会以来,已经有30多年没有主办过如此规模的赛事,整整一代人没有相关的经验。但是记者在喀山确实受到了触动,相信所有来到喀山大运会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感触:喀山,确实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喀山民众对体育赛事的热情令人吃惊:总人口仅有120万的喀山,竟然购买了55万张门票,赛场的上座率一直居高不下。当然这其中也有喀山多年没有过大型赛事的因素在内,但至少,超高的上座率充分表明了俄罗斯民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真正触动记者的其实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一天记者突然意识到:到喀山10多天,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喀山人。
记者随后特意留意了一下赛场的观众,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学生,确实没有发现戴眼镜的青少年。而在国内,只要是学生聚集的地方,无不是一片镜光闪烁。
沉重的眼镜架后面,是更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是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是彰显青春活力、张扬个性机会的缺失。如此结论或许有些武断,但国内的实际情况大抵如此。
有智者曾经总结过国内学生的特点:年级越高,表情越“酷”。“酷酷”的表情后面,折射出的是沉重的压力,是青春活力、创造性思维的缺失。
记者在喀山大运会上接触最多的是志愿者,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尽管志愿者的英文水平普遍较差,交流不畅。但他们挺拔的身礀、绽放的微笑,处处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
当国内有识之士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加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体育的时候,我们从喀山志愿者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喀山,在这些方面已经领先了我们一步。
中国代表团在喀山大运会上的表现令人欣慰,尽管从上届大运会的75枚金牌滑落到26枚,但是中国代表团的主体已经从过去的“运动员大学生”,改变为现在的“大学生运动员”,相同的六个字,因为位置的不同,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这种改变,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体育,这些都仅仅是为了达成最终目标的手段。这个目标就是吸引青少年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练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长此坚持下去,才能做到“少年强”。
至于“少年强”的目的,让我们套用喀山大运会的口号来表述:世界是你们的!(完)2013/07/18 13:0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