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随着各路“诸侯”兵发沈阳,一场“辽沈战役”将随着31日开幕的十二运会全面打响。从各项预选赛依次启动硝烟四起,到女排、跳水等提前争冠项目群雄逐鹿,全运战火已然触发。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诡:千变万化之意,用兵之道其实就是变化无常之术,全运战场概莫能外。十二运会是对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成果的一次大阅兵,“变”自然成为本届全运会的点睛之笔,更是全运会最大的看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这些“变”来解析十二运会的三大看点。
看金牌榜三甲之争
虽然各级大力倡导全民健身,但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全力争夺金牌依然无可厚非。由于全运周期内的夏季和冬季奥运冠军,都会记入该选手所属代表团的全运会成绩,加上先期进行的少数项目,开幕前,全运会金牌榜上,黑龙江、解放军、山东位居三甲,东道主辽宁暂列第十一名。
如同没有常胜将军一样,每届全运会金牌榜榜首都在变。从八运会开始,东道主均占据了金牌榜榜首之位,形成了十几年来颠扑不破的“东道主定律”。巧合的是,1993年由北京承办、四川和秦皇岛协办的七运会,成为1983年五运会后,唯一一次破了“东道主定律”的赛会,而打破这个“定律”的正是辽宁。如今全运会移战沈阳,辽宁是延续“东道主定律”,还是再次破掉这个“定律”,即将揭晓。
解放军历来是优秀运动人才的输出基地——自2009年以来获得67个世界冠军、137个洲际冠军、469个全国冠军,27人次打破全国以上纪录。在各省、体协依靠金元计划吸引人才的时候,我军健儿靠着日积月累的能力储备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意志,一直保持着强者姿态。前11届全运会,我军3次占据金牌榜榜首,最近3届更是连续跻身三甲。十二运会我军能否继续强势,值得期待。
看接力棒如何传承
刨除个别“另类怪才”,体育从来都是年轻人的舞台,全运会亦是如此。而在新的奥运周期,多个国际单项组织调整了赛事规则或评判标准,中国优势项目射击、体操和跳水等都在其中。这些传统优势项目上能否后继有人,全运会是最直接的大考。
除了极少数因伤缺阵的明星外,以“领头杨”孙杨领衔的中国体坛现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都将云集本届赛会。不过,明星大腕“翻船”也是往届全运会的另类“风景”。对观者而言,名将出场,输赢都是看点——夺冠是热门,失败是爆冷。
为了回报家乡父老,本届全运会,鲍春来、陶璐娜、韩端等多位重量级选手选择重出江湖。更多老将则将运动生涯的最后一次大赛留给了全运会,北京奥运会击剑冠军仲满、伦敦奥运会伤退的体操名将滕海滨、羽毛球老将陈金、花样游泳“文婷姐妹”等,都曾公开表示在十二运会后退役。这些曾为中国体育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全运会上的终点,更是传承接力棒的起点。
查看中国体坛明星档案不难发现,全运会上争金夺牌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辉煌履历的起点。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本届全运会上,也将有众多新面孔亮相。可以断言,在中国体坛未来的明星阵容中,必定有人从这里起航。谁落幕?谁接班?谁逆袭?看点颇多。
看三大球政策倾斜
以往全运会,三大球的奖牌数与其他集体球类项目都是双倍计算。为鼓励各省市开展三大球项目,十二运会中的三大球项目不但设置了男女成年、青年4个组别,且每个项目的第一名计3枚金牌、第二名计2枚金牌、第三名计1枚金牌、第四名计3枚银牌,以此类推,即使是没有进入决赛阶段的第九名也计1枚铜牌。
月初,中国男篮亚锦赛兵败马尼拉,有媒体指出,部分球员为了全运会而保存体力、避免受伤成为球队败因之一。有圈内人士称,篮协已开始着手调研和论证,或在未来的全运会上仿效足球,限制参赛年龄,锻炼年轻选手。此举如果成真,本届全运会很可能成为部分国家主力队员的谢幕战。
对于金牌的争夺,有经验的代表队都会战略性放弃一些偏项,争取金牌“大户”。三大球项目就是本届全运会最好的“大户”,金银铜牌各有72枚,绝对值得“抢”。全运会向三大球倾斜,这样的金牌战略能有效带动各省体育部门投入三大球的热情。而这样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对于提高各级运动人才培养大有裨益,起码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老百姓对三大球取得进步的强烈愿望。
届时,“得田径者得天下”后面还得加一句,“得三大球者得天下”,最终的金牌格局或许会被三大球的输赢主导。
会徽
十二运会会徽标志中央是运动人形与抽象龙鸟形的结合,既聚焦于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昂首迈向胜利的幸福一刻,又定格于全民健身、民众挥舞彩带激情欢呼的热烈瞬间。
吉祥物
十二运会吉祥物“宁宁”的创意灵感来源于具有“渤海明珠”美誉的斑海豹。“宁宁”的名字取自“辽宁、安宁”,民间流传着“海狗把门”的传说,寓意守候一方平安与富庶。
奖牌
十二运会奖牌取名为“新曙光”。此次奖牌设计打破常规,其形状设计成了十二边形。奖牌外形似转动的历史车轮,寓意国人与时俱进,又似日晷,寓意祖国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