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沈阳奥林匹克中心举行。这个自1987年以来首个在白天举行的全运会开幕式,没有绚丽焰火、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声光电盛宴,却不乏精彩。
在现场6万名观众的共同参与下,舞台全部留给了近4000名健身爱好者,他们用群众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队列操、健身操等形式表演,体现了本届全运会“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主题。而开幕式一直努力体现着精简朴素节约文明的特点,映照出“回归体育”、“贴近民众”的赛事本质,彰显出节俭办赛会的新风。
第九套广播体操唤起最亲切记忆
开幕式最大的亮点是全民健身展示环节,该环节由队列操、健身操、广播体操、太极武术爱好者的太极扇、太极球、长拳表演等部分组成。“演员”全部来自学校、部队、工厂、农村、社区和各体育爱好者协会。既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青春洋溢的少年。3920人的健身爱好者展演队伍,创下了普通民众参与全运会开幕式表演之最。
队列操是强身健体、凝聚力量的重要群体演练项目,800人男子队列在开场显示“欢迎”字样迎接领导和嘉宾入场,200人女子队列用旗语打出了“辽宁欢迎您”向所有观众问好。
太极和武术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普及广,习练者多,将太极扇、太极球、武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的特点。
第九套广播体操唤起了广大观众最熟悉、最亲切的记忆,这也是在辽宁推行的“广播体操辽宁时间”的一次集中汇报展示,开幕式总导演杨嵘透露,“在彩排过程中,当熟悉的广播体操音乐旋律响起时,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健身操形式多变,健美操、啦啦操、搏击操、竞技操各具特色。
在每个篇章,都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图形和结束造型,像舵轮、太极阴阳图、健康树、十二运志愿者心形标识等,既贴合主题,又让观众眼前一亮。
展示环节结束后,场中间形成十二运主题LOGO,仪式开始时,国旗从LOGO中出乎意料地显现,在“标兵”的欢腾簇拥下,正面走向主席台。
在第12届全运会开幕宣布后,6万多名观众依次展开手中不同颜色的歌单,7种颜色的歌单很快将整个看台装扮成一条七色彩虹。现场每名观众都参与到开幕式的演出当中。
开幕式最大精彩群众健身大派对
大家最关心的火炬塔随后也亮相。名为“汇聚”的主火炬塔,主体38根钢筋代表38支参赛代表团凝聚在一起,上部两节分别由56个金属管,寓意着全国56个民族同心协力,火炬盆底部由火车、机床、汽车等具有代表工业形象的齿轮咬合而成,象征着辽宁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和丰碑。
火炬旁舞台围跑道弧线排列,来源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形象,由12块带有祥云的高低起伏体块组成,模块式的高低错落,象征着生机勃勃日益变化的城市的剪影,也象征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勃勃生机和巨大发展潜力。
19名场内火炬传递手全部是辽宁籍奥运冠军和冠军教练员,他们将火炬传递给“当代雷锋”郭明义、“神舟十号”航天员张晓光、“载人深潜英雄”刘开周3名来自辽宁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3人接着将火种交给象征着未来和希望的12名优秀少年儿童代表,气势雄伟的柱状火炬塔缓缓升起,逐渐呈现出的火炬塔形象,体现了“节节高”的美好祝愿。
这时,12名少年儿童点燃12堆篝火盆,火焰射向塔座,点燃塔顶圣火盆。圣火熊熊燃烧,全场观众欢腾。
据了解,此次开幕式创下了多个“之最”。首先,整个开闭幕式的总预算为900万元人民币,仅是原计划预算的1/10,取消文艺汇演,不请专业演员,这在全运会开幕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次,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只有1小时44分钟,是近几届全运会中最短的一届。第三,这是一台完全由全民健身爱好者呈现的体育盛会。杨嵘表示:“我们用中国最大的体育舞台举办了一台群众健身‘大派对’,全运会开幕式最大的精彩便在于此。”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