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特派记者李玥林吴忧沈阳报道
金牌到手,按说非常开心。但昨天全运会男子铁人三项赛,解放军代表队的四川选手白发全夺冠后却感觉非常 “累”。一则,2小时“艰苦卓绝”的比赛比完,体力已近极限;二则,为防一些“非技术性碰撞”和“不明物体”,他必须眼观六路,精神消耗较大。另外还有一件“恐怖”的事推波助澜,当他冲过铁三终点线,马上又陷入一场“新闻大战”。作为主角的他被多家媒体近40个问题狂轰滥炸。
身体累
游泳1.5公里、骑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
一哥夺冠也觉疲惫
全运会的铁人三项,采用奥运会标准距离:先游泳1.5公里、接着骑自行车40公里,最终跑步10公里。
白发全技高一筹夺得冠军,由于他解放军、四川“双计”队员的身份,因此昨日摘金,四川代表团再度收获1枚金牌。白发全是目前国内积分排名第1位的选手,2008年经游泳改行铁三,还能取得冠军,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尽管白发全是目前国内的“一哥”,但完成这样一场冲击身体极限的比赛,疲惫是肯定的。冲过终点线,他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准备前往运动员恢复区歇口气,但这时另一件事儿发生了,他想到过,但没想过有这么大的阵仗。
受访累
20分钟发问近40个
发布会干脆取消了
从终点线到运动员恢复区,白发全必须经过混合采访区,早在他冲过终点前20分钟,一众“长枪短炮”已经恭候多时,“我守这儿半小时,就为抓一个撞线的镜头”,一位同行介绍道。而转角处,更多的文字记者手捧纸笔积极寻觅更有利的地形,争取靠主角近一点,再近一点。白发全先被央视体育记者拦住了,一串问题问完,其他媒体继续“接力”,“我是沈阳的媒体……我是XX社的……我来自XXX报……”
不同的问题砸向他,内容大多是“你哪年练的铁三”、“你来自哪里”、“你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你奥运会拿的第几名”这类“百度回答”的问题……甚至“奥运会发挥失常了,为啥”这类极不“应景”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也许,需要他亲力亲为的不过是“为啥改行铁三”、“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你脖子上挂的是啥”这类问题。但白发全是低调而实诚的小伙子,他告诉大家,自己出生在云南通海,是傣族,脖子上戴的是妈妈送的玉佩,特别有意义,每场比赛都戴着,假期想先休息调整一下……
接受访问的功夫,白发全被汗水浸湿的比赛服已被棋盘山的风吹干,但不断的咳嗽说明他真的有点累。刚跑完铁三,又被动陷入了一场“新闻大战”。更恐怖的是,因为没赶上第一波“攻势”的记者,又迅速进行第二轮采访,重复着第一批次的问题,“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最想感谢谁”等等。直到有人提醒说,“人家刚跑完,让人家休息会吧,”部分记者才感觉到自己的举动不太“体贴”,提出“那接下来再联系吧”,白发全这才“突出重围”。
记者现场掐算,12点01分比赛结束,到接受完采访,已经过去了20分钟,回答的大大小小问题近40个,其中一名记者连续发问5个,甚至聊到了“我与你们领导很熟,你的领导是不是叫XXX?”,正准备问第6个时感觉不太对,话到嘴边欲言又止,“歉意”地转向右手边的同行,“你先问一个吧,我再问”。这一套整下来,预先准备的“采访正菜”新闻发布会反倒取消了,记者前去询问工作人员“发布会啥时候开”,对方答曰:“刚不都问完了嘛,听说(发布会)是黄了”,直到选手离开现场记者离开也不见发布会召开。
精神累
既要防“非技术碰撞”
又要防“薄薄的细沙”
拿冠军真的不容易。身体上要挑战极限,精神那根弦也必须绷紧,不仅要紧盯前方,更要“眼观六路”防止周围有“不明物体”进入赛道。铁三的3个项目:游泳、自行车和10公里跑,10公里跑遭“暗算”的可能性最小,最让运动员不放心的是自行车那40公里。
2005年江苏全运会铁人三项比赛中,一名正在骑行的云南运动员,突然遭到赛道边树林里飞出的一根竹竿袭击,选手猝不及防摔倒在地;2009年山东全运会女子铁人三项冠军争夺战,四川选手张一在比赛中突然滑车摔倒——原来赛道某一段,被人撒上薄薄的一层细沙。尽管上述案例皆为“悬案”,但何人所为圈内尽人皆知。
每到全运会都不“平静”,甚至超出了竞技层面。今年多支队伍花一两百元,在自家自行车前安装了一个行车记录仪,用橡皮筋绑着,“也没有特别的意思,就是记录赛道情况,如果有一些‘非技术性碰撞’发生时,知道是谁的责任。”出发时,记者看到白发全的“1号战车”上也有这么个新装置。“按规定是可以绑的,我们打申请后也就绑了,没特别的考虑,”一位队员告诉记者。因为赛前关于这枚金牌的争夺早已“风声四起”,各队都有所防范。“自行车赛最容易‘出事’,你看比赛真正要冲金的选手都不愿领骑。一来,跟在别人身后有一股回旋风,科学数据表明可以省力20%-30%;更重要的是,领骑要承担被‘做手脚’的风险”,一位知名圈内人士分析道,“如果摔倒了损失时间事小,造成受伤甚至自行车摔坏了那就损失大了,只有一台车”。“铁三要拿冠军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都超出了竞技层面”,浸淫铁三圈子多年的他最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