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运会,在世界范围内再也很难找到规模如此宏大的一国国内综合体育赛事。惊人的运动员参赛人数,高水准的比赛场馆,强大的报道团队,跟全民健身的密切联系,全运会不仅仅在竞技方面具备了世界级,在其他方面也创了多项世界之最。
全运会除了水平之高之外,让人铭记的还有它的规模。上届11运会,有10900名参赛运动员,创了历届以来的纪录,裁判员近4000人,教练员约3500人,66个项目竞委会共预计6981人,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指派官员近300人,合计起来,所有直接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了2万人大关。此外,还有包括新闻媒体记者、体育观摩团、海内外嘉宾等约4万余人前来山东参会,约23万名志愿者将投入到赛会服务中去。这样的规模,在一个国家的国内综合体育赛事领域,无疑创了世界之最。
全运会在一系列方面与国际接轨,这届便增加了高尔夫这一颇具影响力的非奥运会项目。为了筹办11运会,山东投入巨资一共新建改建了127个体育场馆(新建42个,改造85个),很多场馆规模宏大、设施先进,具备了世界级的水准。相比11运会,12运会投入要小了一些,新建改建了体育场馆117个,其中25个是新建场馆,规模略有降低,但水准却有提升。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在考察了12运会软硬件后表示:“这里的赛事条件达到了北京奥运水准。”
全运会还有着庞大的报道团体,11运会共有500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4000多名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全运赛况,全世界100多家电视台播报了本届全运会。电视、广播、平面和网络媒体报道量超过历届全运会。很多转播团体都具备了世界级水准,例如,乒乓球比赛的转播团队便是奥运会转播团队。对于11运会的举办,央视著名解说员韩乔生表示,山东办了届“奥标”全运。12运会继续保持着豪华的报道团队,而且还增加了微博等网络报道方式。
近几届全运会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跟全民健身密切联系了起来,11运会新建了861项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和3.2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12运会“全民健身 共享全运”的主题指引下,辽宁省43个全民健身中心、96个体育公园、601个健身广场都已投入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
上届全运会曾有着一个宏大的开幕式,各个环节都保持了高水准,以焰火为例,11运会焰火从设计到实施也全部照搬了负责北京奥运燃放的原班人马,其效果自然不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之下,甚至会有超越的完美表现。
不过也应该看到,世界级的全运会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个是影响力的局限,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这方面与他的规模不成正比。全运会的收视率和观众人数,跟奥运会有着非常大的差距。11运会的盈利能力超出了预期,但跟奥运会等赛事相比,全运会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弱,主要还是来源于政策性的投资。影响力分配不均,全运会的乒乓球、足球、篮球等比赛项目具备不小的影响力,孙杨、刘翔等明星的号召力惊人,但其它项目或其他运动员获得的关注乏善可陈。全运会的世界级有目共睹,但同样也需要一些策略,来继续提高它的影响力。(程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