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9日体育专电 题:选材面窄成“死结” 回归教育是根本——中国篮球根系培养述评(下)
新华社记者李博闻 徐济成 汪伟 李放
当前,对于大批10岁到18岁有篮球天赋和理想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而言,“读书、打球两不误”是起码的入行要求。
而传统的以青少年体校为主的青训体系,弊端明显:脱离家庭、脱离学校、脱离社会,缺乏足够的文化学习和退役就业保障,如今很自然地会被许多孩子和家长所摈弃,一些有天赋、有条件或者有经济能力的孩子,开始选择去美国、欧洲甚至日本和韩国去读书、打球。
(小标题)青训改革三种建议
青训体系改革刻不容缓。业内人士的建议主要有三类:
首先要把“读书、打球两不误”作为解开“死结”突破口,要符合孩子和家长的意愿和价值取向,“把篮球队建到校园里,把训练课开在孩子们中间”,这是根本出路。
已经初具规模的CUBA大学生联赛和体育局专业队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人才培养理念和规律上:高校希望把渠道统一,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让孩子先上学打CUBA并接受正规教育,将真正的天才经过选秀进入职业队,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梦想和诉求。
而体育局往往希望球员先练专业,练出来的打职业比赛和全运会,练不出来的去上学,上学是种补偿和福利。
一些教练建议,应加大对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的整合协调,在招生政策、课程安排、设施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整,这相当于“封山育林”和行业重建,要承受短期内国际比赛成绩下滑的代价,至少需要四到八年的周期。但这是建设体育强国必须经历的变革和阵痛。
第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的体校和体工队青训系统上坚守,把现有的苗子像采野山参一样集中起来,成立“花房实验室”一样的国家U15、17、19和21四个年龄段梯队,集中最好的教练常年集训,多打比赛。
这是北京奥运会前后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采用的最现实的办法。这种手工“红木作坊式”的模式主要靠天吃饭,有姚明和王治郅那样的“金丝楠木”一根够吃好几年;有几棵野山参也能称霸亚洲。
但最大的问题是青黄不接,难免马尼拉男篮亚锦赛那样的惨败不时上演。而且最让人担心的是,为了各级的比赛成绩,球员年龄真实性的问题如何保障?谁来监督?很多在小年龄段打球的“好苗子”,打完一届比赛或者上了职业队后就才华不再,令人深思。
第三,多条腿走路,各显神通。
首先把能送出去送出去,利用欧美的先进训练和教学条件培养自己的人才,并确保足够的吸引力让大部分苗子能学成归来;其次把能集中的集中起来,提高“国家队U系列实验室成材率”;第三充分利用大学篮球联赛、中小学篮球联赛的平台和社会篮球培训机构力量,比如培养出“大魔王”周琦的阜新篮球学校,多下基层,主动沟通,大力扶持。
为调动地方体育局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全运会金牌杠杆,保留成年组,并在U18基础上再增加U22比赛,使队员能打两届以上全运会,金牌都按3块儿算!
(小标题)三种建议各有利弊
首先,“封山育林”可以最终得到楠木、山参和大森林中的一切,让篮球人层出不穷。就像美国大学体育联盟NCAA,每年主办的各项目联赛有86种,大学提供的人才可以支撑全美橄榄球、棒球、篮球和冰球四大联赛所有的人才需求。但这需要在体制上动大手术。
第二,长期集训的“U型实验室”可以集中现有之才,以中国孩子的篮球天赋和过去四十年的经验,只要主教练不出问题,亚洲第一是不成问题的。但属于“老师直接蘀孩子做作业”,无法真正调动地方体育局的热情和投入,基础还是无法做大,“救得了急但救不了穷”。
第三,“各显神通”的方法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但是“九龙治水”也一定会引起多种利益纷争,使中国篮球人才资源进一步被瓜分和争夺,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和共同利益。
(小标题)回归教育是根本
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发展中国篮球青少年培训事业的当务之急,都有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第一,统一的训练和竞赛平台与标准;第二,大幅度提高基层教练员的工资待遇和训练水平;第三,保障成不了职业球员的孩子们不低于一线城市社会平均标准的教育和就业水平。
着眼改革,青训体系回归教育是根本。(完)2013/09/09 17:4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