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昊飞、何晨阳、蔡拥军
新的开端,自“心”开始。从104分钟的开幕式到48分钟的闭幕式,从广播体操到武术展示,从节俭办会到全民共享,有54年历史的全运会在2013年的秋天发生蜕变,辽宁全运会开创了一代新风,中国体育生态朝着更科学、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新的办会理念更贴近民心。近年来,在各地举行的各种体育大赛,让群众在饱览体育盛会的同时,也在被动地面对“大赛烧钱”的现实,怨声渐起。而十二运会正是顺应民意,在节俭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径。
总运行经费不到8亿元,比最初预算削减了78%。开闭幕式实现了1987年六运会以来首次在白天举行,总预算仅为最初计划的10%,约900万元,演出没有华而不实的灯光焰火,只有百姓唱主角的全民健身展示,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英雄航天员”张晓光、“载人深潜英雄”刘开周成为主火炬手,更延展了体育生态的社会人文价值。
探索性的节俭办会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但瑕不掩瑜,杜绝“烧钱”的理念为今后各地承办大型赛会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
节俭,不意味着赛事精彩程度的打折。十二运会上不仅活跃着高娥、张秀云、张文秀等传奇老将,这里也不是孙杨一个人的舞台,“黄色闪电”张培萌、“百米飞鱼”宁泽涛、羽坛“准一姐”何冰娇等众多新面孔大放异彩,让中国体坛升起了新一轮曙光。当“残疾斗士”刘馨阳站在全运赛场上、当“最美运动员”马娇因救人弃赛,“中国梦”在这里升华,为中国体育树立了新标杆。
在新媒体时代里,十二运会史无前例地实现了运动员普遍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发声,新媒体不仅成为新的新闻线索来源,也成为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实现集成化服务的新平台。新媒体时代的运动员价值观也有了新变化,选手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展示了强烈的个性和开放的心态。
除了预赛阶段一例阳性事件,从十二运开幕到闭幕这一期间,尚未发现任何兴奋剂事件,东道主金牌第一的传统被打破等等,同样吹出了十二运会的“新风”。
全运会在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同时,也暴露出北京女子橄榄球队消极比赛、安保偏严影响群众观赛等问题,这些虽然并不影响本届全运会整体的成功与圆满,但也反映出中国体育生态尚需改进完善的现实。
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在经历转型期,全运会与职业体育的协调关系依然有待改进,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带动依然亟待加强,体教结合的“留白”仍然巨大,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会在一次全运会上得到解决,但可能会在赛会上集中暴露,中国体育依然任重道远。
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为民、务实一直是全运会的根本理念,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已经从新开始,全运会理应在未来成为真正意义的“全民运动会”。(完)2013/09/12 17:11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