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墨尔本1月14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网球发展需认知、国际化和硬件三管齐下——专访中国的澳网选手张择
新华社记者张荣锋 黄杰
澳网男单首轮,中国男单选手张择14日不敌西班牙名将沃达斯科,尽管先取一盘,随后连输三盘。继吴迪首日出局后,中国男单选手都在本次大满贯首轮折戟。
赛后,新华社记者对张择进行了专访。
问:首轮输掉比赛,你在这次大满贯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答:一次很好的经历,虽然输了,但从中可以找到很多自己的不足。比如,自己的体力需要更多加强,体力分配不好,以后如何分配体力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问:请谈谈之前你的体能训练情况?
答:我的体能训练其实还是比较多的,一般是半天训练,半天打球,苦练身体。但到了今天这样的高温天气(超过42摄氏度)下,还是有些吃不消,体能面临很大考验。今天的经历让我明白,我之前的训练力度还不够,或者是适应性训练还不够。
问:你是否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师?
答:在江苏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师。但我没有自己的团队,目前还在物色当中,国家队也在为我寻找外教。至少到现在,我还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团队。
问:你平时的训练如何安排?过去这一年你个人感觉是否在进步中?
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每天的训练要持续六七个小时,训练量比较大。我感觉目前的训练还是有不错的效果,我也一直在成长中,所以今年才得以进入大满贯了。
问:从资格赛进入大满贯正赛也是一定进步,你去年共参加多少ATP巡回赛?收获如何?
答:去年比较少,因为重心放在全运会上,共参加了17-18站比赛。参加ATP的比赛,每次都是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我觉得还是收获不小的。但到了这种大满贯级别的比赛上,选手的水平又不一样,更难打了。在从ATP巡回赛到大满贯过程中,也是我不断体验和成长的过程。
问:网球的职业化发展已经很成熟了,而中国选手尤其是男子选手职业化发展的障碍在哪里?
答:我觉得就是:高级别的比赛,尤其是这种大满贯的比赛,参加不够多,融入这个圈子还不够好。但我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由于排名低,参加高级别比赛的机会受到制约。
问:中国选手今年参加澳网的有八人,其中女子选手六人,而男子只有你跟吴迪两人。男网发展势头落后于女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觉得男网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现在打网球的男选手越来越多了,目前落后于女网,还是时机没成熟。男选手现在的经验都不多,参加比赛还不足。在中国,现在这个运动越来越热了,相信以后会有很多人更喜欢打网球,就会有人才储备了。
问:制约中国网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要想更快发展网球需要在哪些方面改变和进步?
答:中国的网球场地相对还是少,而且公共场地收费普遍高,很多人是没有机会长期打网球的。在美国,冬天的室外网球场不收钱,其他季节的收费也很低廉,可以成为大众运动。打的人多了,项目自然就热了,打得好的人自然就产生了。他们打网球像我们打乒乓球一样,整体上说,国人还不够了解网球,参与度也不高。想缩小差距,一是要从意识上和认知上成熟起来,要了解网球和网球运动;二是要更加国际化,走出国门,多参与国际比赛,与其他国际选手一起训练,一起生活,融入这个圈子;第三,硬件改善自然不能少,没有场地,只有极个别人有机会打网球,那网球发展何谈动力。多与高水平选手训练,技术上和认知上都与国际接轨,就会提高。
问:今天输掉这场比赛,你认为差距在哪里?你之前说过你的比赛持续性不够,正手也不够强,接下来准备如何针对这些不足训练?
答:输掉比赛,经验和技术都不如对手。经验上,体力分配不好,另外关键分把握不够好,而对手则正好相反。技术上,沃达斯科也比我强,发球、进攻和网前都不如他。
问:你想过你职业生涯要走多远吗?
答:我要争取排名进前一百,这是我近期的目标。
问:中国男网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出现像日本锦织圭这个级别的选手?身体上,中国选手和日本选手类似,差距在哪里?
答:日本选手对网球的认识比我们深刻,培养体制上更完善也更加职业。他们职业化一直走在我们之前,更成熟一些。
问:孙晋芳去年全运会期间曾说过,男队要尽快走出去,前提是加强体能并融入巡回赛。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有什么针对性办法?
答:网球本来就是老外的运动,如果我们能从小就走出国门,同外国选手一起训练,一起比赛,自然就被推着向前发展。你需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体能就是一个自然提升的环节。在这种天气下,在五盘三胜的比赛中,没有充沛的体力保证根本就没法赢球。我回江苏后会跟教练交流,看看如何补充短板。
问:你每年的训练和比赛费用由谁出?每年大约要多少?
答:每年的费用基本都由江苏和国家队的体育部门支付,基本没有赞助的。每年大约需要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完)2014/01/14 19:5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