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45支船队、372名历经了风浪、技术、耐力与智慧的大PK,以不俗的战绩把2014“阿罗哈杯”第五届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向国际高端赛事又推进了一大步。
大赛逐步走向国际化
2010年,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元年, 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应运而生。当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条大帆船、约200名运动员参加为期7天的比赛,也让海南的美丽风光随着媒体的镜头和文字传向世界。
环岛大帆船赛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获国务院批准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它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海南办高端海洋赛事的决心。
国际帆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全海说,环岛大帆船赛的优势就是它未知的水域,对于国际赛手而言,这里还是处女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国际赛手在冬季去过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之后,肯定想知道自己在海南岛会有什么表现,这个信息一旦传递出去,肯定会吸引各方精英。
几年来,凭借绝佳的区位优势、独特的环岛型航线设计和优质高效的竞赛组织,环岛大帆船赛规模迅速壮大,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百名水手参赛,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前景的帆船赛事。
“经过几届大赛,门槛提高是肯定的。”李全海评价,“我们这项赛事从来不强调船队的数量多少,不强调规模,而是强调技术水准,应该是更职业、技术水准更高的船队才能参加环岛赛,因为这项赛事的最终目标就是走向国际,走向职业化。“
“半环”向“全环”飞跃
如果说,举办之初环岛大帆船赛只是“半环”赛事——一2010年“环东”、2011年“环西”,那么从2012年起则开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环”。“全环”即赛程环绕本岛一周,全程近500海里,当时这是国内航程最长的帆船赛事,不但赛事难度大大提高,参赛船队和选手也面对更大的挑战。
不但如此,从2012年起在赛制安排上还设置专业赛船组和休闲组两个级别,分别面向国内和国际水手(船队)开放。同样,今年海帆赛又分为比赛组和统一设计组两个大组,其中比赛组又分为IRC-A组、IRC-B组两个组别,统一设计组则包括博纳多Oceanis40、SOTO27和珐伊26等组别。李全海认为,一方面极大地激发航海精英的征战激情,提升赛事的专业级别和竞技水平,同时也为广大船东和帆船爱好者提供参与赛事、感受帆船运动魅力的舞台。
从“半环”到“全环” 的变身,使环岛大帆船赛成为中国第一个大帆船多日拉力赛。尤其本届大赛,拉力赛赛程由近500海里增加到680海里,毫无疑问成为中国航线最长、竞技水平最高的大帆船赛事。
李全海表示,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已经列入国际帆联的比赛年历,它预示着赛事被世界帆联所认同。同时也向世界所有的选手宣布,在每年的三月份,中国的海南有一场环岛帆船赛。
打造中国帆船产业体系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品牌体育赛事来支撑,办环岛大帆船赛对国际旅游岛无疑是一次生动的品牌营销。业界权威表示,海南开展帆船赛事优势明显是“独一无二”的,几届环岛大帆船赛相继成功举办,更为海南将来发展帆船运动,做大海洋旅游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CEO华镔自己买了一艘船,在三亚却无处停靠。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与海南省政府及三亚市充分沟通后,多次邀请沃尔沃港口总监来三亚考察,最终在还没有建成帆船港的情况下签订了“201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经停三亚”的协议。而后,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仅用15个月就建成,同样的港口在国外至少需要几年才能成建。 “经过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检验,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的软硬件设施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以往国内最好的帆船港在青岛,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的建成改变了南北失衡的格局,为我国帆船运动的开展以及赛事的举行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华镔说。
据悉,目前海南省正在海南岛北部选址建造大帆船赛母港,提升海帆船的品牌价值和办赛规模,同时还能为大家提供帆船运动所需要的共公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中心运动一部部长、中国帆船帆板协会秘书长姚新培透露,“环岛海帆赛已从稚嫩逐步走向成熟,初步散发出了诱人的魅力,我们希望通过7年到8年的时间来打造环岛海帆赛,更希望通过环岛海帆赛来打造一个中国帆船赛体系,包括帆船基地码头建设、培训、维护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