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20年前回到家乡办了一所武校,武校的校训是“以德育人,文武双修”,武校赢得全国乃至国际声誉靠的是各种大型活动开闭幕式上的武术表演和“春晚”舞台上的精彩亮相。
熟悉这位校长的人都夸他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用20年时间将一所乡村武校办出了国际声誉。而在谈及为何能将一所乡村武校办得风生水起甚至将分校扩展到世界各地时,这位校长曾经一语道破天机:“武术在我眼中是一门交流的语言,只要深得其中精髓,武术这门语言完全可以走遍世界。”
既然一所乡村武校在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都可以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那为什么中国武术乃至中国体育在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迟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性进展?想来问题应该主要出在两个方面:其一,很多人还没有从根本上将武术乃至体育视作一门可供人们便捷交流的语言,当然也就谈不上在强化武术乃至体育的交流、沟通功能上做更多切实努力;其二,中国武术乃至中国体育更习惯做阶段性的轰轰烈烈展演活动,而对大规模培训普及推广力量、耐心细致地做普及推广活动缺少应有的热情。
时下,包括武术在内的很多体育项目都在进校园方面表现出巨大热情。但力推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更应考虑的问题是,有多少老师、多少学生对这些进了校园的体育项目真正感兴趣?又有多少老师、多少学生能从这些进了校园的体育项目中真正受益?除了片面强调强身健体乃至功利性的培养后备人才之外,难道在学校教育中强化武术等项目的“语言”交流功能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其实,不仅是武术,足球、篮球、体操、网球、高尔夫等诸多体育项目都可以当成一门功能独特的语言来推广。试想在诸多体育项目踊跃进校园的过程中,多讲讲从事体育活动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可以起到很好的感召作用。由此推而广之,在向世界大力推广武术、棋类项目的过程中,将这些健体、益智项目当成一门共通的语言而不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猎奇项目来对待,相信一切终有改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