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新华社记者 王集旻 汪涌)进入第11个年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和职业“范儿”。大牌明星扎堆,赞助商云集,球迷互动热情,全球电视机构青睐,网球底蕴日益深厚……这个亚洲最高水平的网球综合赛事已经被国际所认可,日渐变得成熟和从容,辉煌的未来令人期待。
世界中网 网坛巨星享受中国时光
“我享受这里的时光,我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感受到人们的慷慨和好客。”——这是世界网坛“一哥”焦科维奇第五次来到中网。在塞尔维亚人的职业生涯里,北京这个他乡也许胜似故乡。
除了2011年缺席,他从2009年开始参加中网,以不败的战绩,拿下所有四届男单冠军,并顺利挺进本届赛事的八强。
“我享受在中国的时光,这些年我看着中网成长,越来越多的球迷来看比赛。我在这里也有个球迷俱乐部,特别是很多孩子们,有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在这里打出最好的网球。”焦科维奇在本届中网期间说。在这里,他学会了用中文向球迷们致谢,学会了在电视摄像机镜头上用中文书写自己的名字……
焦科维奇的经历,在大牌明星中绝不是孤例。西班牙“天王”纳达尔也是北京的熟客,他在本届中网期间也表示,北京对他而言非常重要,难以错过,因为在这里他不仅夺得过中网冠军,更拿到过奥运会冠军,承载了美好回忆。
这些大牌的自身体验和口碑相传,再加上中网赛事组织者的精心维护,引发了大牌的“鲶鱼效应”。英国巨星默里时隔四年之后再次约战中网,赛前他就表示,有太多人提醒他钻石球场的魅力,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中网参加比赛。
本届中网的阵容星光璀璨,包括了焦科维奇、纳达尔、小威、莎拉波娃等现在及曾经的单打世界第一,以及十余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参赛阵容同四大满贯相比毫不逊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网男子赛事除了焦科维奇、纳达尔和默里之外,还有新科美网冠军西里奇、保加利亚天才迪米特洛夫等明星,中网男子赛事迎来了11年来的最强阵容,从而补齐了硬件上的最后一块短板。
这样的阵容,球迷自然有福了。近几年来,即使搬迁到北京北五环旁条件一流、容纳观众更多的国家网球中心,观众人数也一年比一年攀升,去年更是高达30余万人,跻身全球现场观众最多的网球赛事行列。今年开赛以来,尽管遭遇到雨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人气仍然很旺。
从最初的明星退赛“打酱油”,到如今的趋之若鹜,中网历经十余年维护与升级,如今已成长为亚洲水平最高、奖金最多的综合性网球赛事。从明星阵容,到赛事运作和球迷素养,中网的路越走越成熟。
底蕴中网 11年发展越来越有故事
回顾网球四大满贯的发展经历,一个顶级的比赛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赛事,更需要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历经11年的飞跃式发展,中网现在越来越有“料”,越来越有故事。换言之,中网开始变得有网球文化的底蕴了。
9月30日晚,北京寒气逼人,但上万名网球爱好者们依然赶到中网中央球场钻石球场,参加了李娜的退役仪式。星光闪耀的球场,泪光闪闪的李娜,加上现场送出祝福的巨星名流,就这样,中网赛场见证了一个传奇的落幕。中网崛起的这十余年,也正是李娜崛起成为世界顶尖巨星的十余年,中网见证了李娜的酸甜苦辣。正因如此,万余球迷在钻石球场用星光送别李娜。中网组委会温情地承诺,这里将是李娜永远的主场。纳达尔、扬科维奇、科维托娃等众多世界巨星这一夜在钻石球场用鲜花、眼泪表达了对李娜的依依不舍。
多年以后,球迷们和李娜肯定还会怀念这个动人的温情时刻,而这个时刻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中网的故事、钻石的回忆。球迷们会对孩子们说:“李娜是在钻石退役的!”
中网的进化史,也是李娜和女网“黄金一代”的进化史,这里的球场与中国的网球发展息息相关。同李娜共同成长、共创辉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联手WTA为李娜专门举办的这场退役仪式,是情之所至,更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去年的中网期间,为纪念已故ATP总裁、执行主席布拉德·德拉维特为ATP赛事的全球化发展及ATP进入中国作出的诸多努力,中网将一号球场更名为布拉德·德拉维特球场。与此同时,一尊德拉维特雕像也屹立于球场之外。也许不久的将来,国家网球中心和中网组委会会将莲花或映月球场中的一座以一位中国网球运动员的名字命名。
中网景观也已成为赛场外的一大亮点,广场上的儿童画展、球员剪影墙、花坛飞瀑等,都让球迷们观赛之余流连,成为国庆黄金周吸引北京乃至全球众多网球迷的一个心仪之地。
这一系列看似不动声色的举动,让中网的金字招牌发出厚重的历史光芒,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故事与传奇。
北京奥运会的荣光、布拉德·德拉维特球场、李娜退役的温情……若干年后,当我们在谈论中网的时候,都是在谈论网球历史,那中网距离“第五大满贯”就真的不再遥远了。
“‘大满贯’的名号需要国际上的认可,需要中国网球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达成这一目标。”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说。
职业中网 助推中国网球产业升级
毫无疑问,中网是中国职业体育赛事的典范。在后北京奥运会时代里,中网堪称中国职业体育赛事乃至体育产业发育与发展的风向标。
正如中国网球运动员的职业化之路一样,中网也有自己的职业化过程,从一开始邯郸学步、困难重重,到现如今的国际标准、享誉世界,中网的升级,不仅为众多中国球员提供了参赛机会,同时还为包括江西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赛事输出了管理团队和经验,促进中国网球成绩提高的同时,更是助推中国网球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网女子项目从2009年升级为WTA仅次于大满贯的皇冠明珠赛事,球员阵容完全可以比肩四大满贯。男子赛事则提供了250多万美元的总奖金,在11项ATP500赛事中排名第一,接近ATP1000赛事罗杰斯杯、西南财团赛的水准,参赛阵容也是本赛季ATP500赛中名列前茅的一站。
10月1日,中网遭遇到罕见的雨天。钻石球场这座为中网量身定制的可容纳一万八千余名观众的中央球场拥有的可开启屋顶投入使用,像这样的球场,全球也没有几座。雨夜的中网,莎拉波娃在钻石球场精彩的表现令球迷们十分过瘾。而钻石球场上的飞猫拍摄装备,也让从高空俯拍的高清直播镜头有了更多的视角。钻石和莲花两座球场同时使用的鹰眼系统,也在全球顶级网球赛事中引领风骚。
硬件上的不断升级,标志着中网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而来自各个服务团队细致的保障,更是从各个看不见的角落提升着赛事的水准,让参赛运动员、官员和中外媒体记者们感受到舒适。来自ATP和WTA的高层、众多的参赛球星们,以及诸多的赞助商们,几乎每届中网都会赞不绝口,这些赞扬已不再是出于礼貌,都是发自内心——中网组委会按照国际一流标准付出的努力获得了认可。中网身后的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全球体育产业各方的目光。
中国体育的职业化进程不可逆,丰厚的蛋糕需要高水准的项目来分享。中网不仅成为北京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核心一环,同时也在体育产业化的过程中搭建舞台、孵化人才、输送品牌和管理,为众多项目的职业化改革提供了模板。
文/新华社记者 王集旻 汪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