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超收官战,当大家目光都盯向广州恒大和北京国安争冠的时候,一位中国足坛的老者也选择了默默离开。徐根宝将手中的上海上港俱乐部股权全部转让给上港集团,至此,历经15年的默默耕耘,70岁的徐根宝和自己心爱的球队告别。他的转身,引发了上港球员的热泪;他的付出,赢得了中国球迷的称赞;他的贡献,更得到了业界同行的一致认可。十几年前,徐根宝曾豪言“我要打造中国的曼联!”如今,徐根宝带领的上海上港从乙级打到中甲,再从中甲打到中超,今年又差一点打入亚冠资格赛。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徐根宝的基地里还走出了武磊、张琳芃、张成林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球员。
扬子晚报记者 张 昊
爽快正直 敢说敢做徐根宝
本报记者对徐根宝的第一印象是,敢说。2004年,因为迟尚斌执教舜天中途辞职,记者拨通了接替者传言人徐根宝的电话。当时记者以为徐根宝会对这件事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没想到徐根宝知道记者来意后立刻告诉记者:“你们(舜天)俱乐部是联系过我了,但我说了除了申花哪一家俱乐部都不去,谢谢。”后来,每次因为中国足坛一些事件采访徐指导,他都知无不言,而且还表明自己的观点。2013赛季中超最后一场比赛,舜天在镇江主场对阵上海上港。当时,徐根宝就坐在记者身后,虽然在舜天的主场,身边坐着很多江苏的官员及媒体,但徐根宝依旧为身边朋友大声地点评着,“你看,他们(舜天球员)球都不会停了,保级的压力大啊!”
这里,我们从2000年初开始说老徐的故事。2000年,徐根宝去上海崇明参加《风雨六载》签名售书,在摆渡船上邂逅崇明县县长。县长问他退下后想干点什么,徐根宝说,想搞青少年足球。于是,县长建议徐根宝来崇明搞足球。在崇明县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首,徐根宝指着一片近300亩的闲置用地说,“我要租下它。”开始大家认为是说笑,但没想到第二天,徐根宝就开始了自己足校的筹建,一干就是15年。
老有腔调 上海男人徐根宝
徐根宝曾在94年至96年执教上海申花队。每次赛前必率领申花队全体队员到白玉兰宾馆饮茶或喝咖啡放松。而且每逢重大比赛,徐根宝都会自己去到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小弄堂,请老师傅帮自己修剪一下头发。另外,脚蹬一双布鞋,也成为了徐根宝的标志性穿着。追寻传统,也许这就是上海滩大码头上,老男人的腔调。
活到老学到老,上海滩不少老男人都有着一手“缝缝补补”的技艺。做了爷爷的徐根宝虽然早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在足球业务的学习上也足够有腔调。你会看到他用电脑模拟“足球教示板”等给队员上战术课。1999年,在很多足球人还对电脑摸不清头脑的时候,徐根宝就开设了自己的个人网站。等郝海东开设个人网站的时候徐根宝还特意打电话去祝贺,为了增加网站点击率,他还拿相互点击100下跟郝海东开起了玩笑。
06年夏天,正是好男、快男等选秀节目大行其道,在好男10进9的比赛中,徐根宝被邀请为比赛评委,而他也是第一个担任娱乐选秀节目的体育人。会不会在今天这样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地方感到落寞?徐根宝说:“不落寞!我一直紧跟时代走,要随大流,要识时务,我始终跟得上时代!”上海电视台《舞林大会》节目,老徐也参与了。作为有格调的上海男人,必须跳上一曲,被安排在最后一名压轴出场的老徐竟能把一曲华尔兹演绎得充满温情。徐根宝老有腔调。
桃李天下 足球伯乐徐根宝
徐根宝也是一位足坛伯乐,在根宝的足校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又一位中超联赛的当打球员和球星。随着这些球员被其他中超中甲俱乐部购买,徐根宝亲手培养的弟子也是桃李满天下。
张琳芃、张成林、曹赟定、武磊、柏佳俊等等,徐根宝的弟子逐渐成为了各支中超中甲俱乐部的顶梁柱,同时,徐根宝的足球学校已经成为了中国足坛最大的生力军产地。2002年,当时13岁的张琳芃前往广东寻找足球学校,苦无落脚之地后他来到崇明基地。由于身体条件出色,徐根宝对他极为看重,经常单独面授机宜。如今,张琳芃已经成为了恒大俱乐部和国家队的绝对主力。2000年,不满11岁的曹赟定成为徐根宝的弟子,2011赛季,在朱骏的亲自操办下,曹赟定从东亚加盟申花,转会费为200万元,当时朱老板直言这是根宝给他的优惠价。而后来,即使舜天等俱乐部出到了一千多万的价格,朱骏依旧把曹赟定标为“非卖品”。
进入根宝基地最晚的是南京人武磊,足球天赋极高的他被徐根宝花了不到10万元带走。“崇明基地我花了不少钱,一个武磊就能让我收回所有的投资,他就是中国的马拉多纳。”徐根宝得意地说。为了培养武磊,徐根宝经常在比赛的最后15分钟使用同一种战术,就是把球都往武磊脚下传,从而锻炼他的实战能力。如今,武磊已经成为了国家队的绝对主力,而这位中国足坛的天才未来的转会方向应该是国外高水平联赛。
零存整取 生意人徐根宝
当然,用传统方法搞青训的徐指导也没有吃亏,2个亿的转让价格,也算这么多年搞足球的零存整取了。
起初,徐根宝搞基地的心理底线是,800万,这是他的全部积蓄。但2000年6月1日,当第一铲奠基土挖掘后,花费就开始变得不受控制。2001年10月基地完工后,徐根宝的总投入已达到了3000万元,不但全部积蓄投入殆尽,还向银行贷款2000多万元,一年光利息就要还140多万元的。
和其他足校不同,徐根宝不以招生赚钱为赢利。一个小球员一年至少要让徐根宝花上2万元左右。不得已,徐根宝开始四处“卖面子”:万达老板王健林作为朋友,曾赞助过基地100万元;美津浓、金嗓子、娃哈哈等企业无偿赠予一些装备。老徐也在努力“开源”:他和崇明旅游局联系,把基地作为景点,游人参观收五元门票;每月能有几千元的门票收入了。足球宾馆周末接待旅游会有一笔收入;还有足球周边产品的售卖,甚至记者去采访,也被告知住一晚就能专访徐指导。回忆这段日子,徐根宝说:“我要陪客人拍照、签字、吃饭,还有卖书、卖邮票……当然都要有我的签名的,我是有签必应……”
但零散收入不足以应付每年高额的贷款。2001年,徐根宝接受上海中远俱乐部的邀请再度出山,临走前,他跟队员说,我不是不管你们,是出去为你们赚钱!
如今,看着老徐是拿着2个亿走了,但他为中国足球付出的远不止2个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