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深奥的途径都是简单的。以至凝聚人类精华的哲学只需去“想”就能有所收获,而人类的游戏,令几十亿人痴迷的足球有着几乎最简单的规则,传承四千年的围棋同样有着最简单的规则、极易上手。围棋的传承不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神功,不能手把手的教授,因为每一局棋都是一次全新的创作,真正的绝代棋手,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技术帮助其实非常有限。但围棋传承的外在形式,曾经比武林更江湖……
华以刚老师的一句“国强棋力高”曾被棋友论坛讽笑,但“盛世棋兴”无人否认,尽管这“盛世”远非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围棋不像诗歌,“国破山河在”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创作出《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篇,围棋要想“形势大好”非社会安定、生活相对富足不可。盛唐设有“棋待诏”这样的官职,虽无品秩,但身处翰林院,所事风雅,又能得见龙颜。宋代沿袭唐制仍设有棋待诏,从开国皇帝宋太祖、太宗直到徽宗皇帝,都对围棋情有独衷,围棋活动极为普遍,老妪山翁、贩夫走卒皆可对弈,并涌现出刘仲甫、李逸民为代表的大批杰出国手,以及《棋经十三篇》等经典著作。
然而即便在经济、文化处在世界第一的唐宋,“棋待诏”也仅仅使有数的棋手受益,从没有严密的制度作为支撑,不像日本自从幕府将军设立“棋所”后,棋士都有或多或少的禄米,棋界有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因此,中国古代围棋,没有国手师徒相承之说,一直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才有了黄龙士和徐星友这对满是不解之谜的国手师徒。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号龙士,江苏泰州姜堰人。据考生于1651年,卒年更是棋界之迷。康熙年间横扫全国棋坛,被尊为棋圣。吴清源根据棋谱判断,黄龙士的水平达到了日本的“名人”级别。
黄龙士少时聪颖,嗜好围棋,11岁时已是当地名人,明朝遗民、著名学者杜濬专门为其著文《送黄童子序》,赞其“下弈秋一等耳!”意思是仅比全国第一差一点点。之后,父亲为了黄龙士有所成就,带他到北游京城,奔走于亲王、将军等达官贵人及社会名流门下。某将军爱龙士棋艺,厚赐金帛,留居幕下。一年之后黄龙士因为思母心切要还乡,将军不忍他离去,又不便夺其思亲之情,只好放他南归,但临别叮嘱他一定再来北京。
18岁时,黄龙士与前辈国手盛大有对弈于北京,激斗7局龙士皆胜,名声大震。之后连续击败名手何公、谢友玉、娄子恩、汪天远、卞邠原、凌元焕等等,在高手如云的京城所向披靡,再无对手。之后又击败另一大国手周东侯,成为超卓当时的大国手,为雍正皇帝礼为邸师的著名学者阎若璩,把黄龙士与黄宗羲、顾炎武等著名人物并列,称“十四圣人”,黄龙士为棋圣。
如此一代宗师,其师又是谁呢?黄龙士跟谁学艺并无记载,当时夸赞他天才的文字不少,吴峻在《弈妙-序》说“其艺之妙,殆天授也。”清末民初的邓元惠赞他“其天资颖异,具有夙根矣。”也就是说,黄龙士属于无师自通,最多看写如《棋经十三篇》等前人著作,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实战提高棋艺,绝对是天才型的大师。
黄龙士无师,至少是无名师,但他却有个非常有名的徒弟-徐星友,两人之间的十局让三子局,被称为“血泪篇”,是中国古谱中最受推崇的两大作品之一。
徐星友大约比黄龙士大7岁,卒年也不详。他家境富有,知诗书,工文辞,擅长书画。原本是象棋高手,《弃马十八法》据传就是他所撰。但他壮年之后却爱上了围棋,并拜比自己小的黄龙士为师,通过十局“血泪篇”,晋升国手之列,在黄龙士之后称霸棋坛四十年。
虽然黄龙士和徐星友都卒年不详,但后者80岁时的活动尚有记载,而前者则是在如日中天之际突然人间蒸发,成为中国棋坛难解之谜。很多传闻和推测,黄龙士的突然消失与徐星友阴谋陷害有关,但是都不足为据。
1,黄龙士死因谜团
《国弈》的辑录者鲍鼎在序言里说:“我朝国工,如周懒予、汪汉年、周东侯诸人,固已上掩往哲。迨黄龙士一出,其落子布算,如飞仙剑侠,令人莫测端倪。同时国手,咸为所败。因而群焉忌之,诱以声色,暓乱其精神,遂因之致疾而卒。”
谭其文的《弈选诸家小传》则直指徐星友,“星友受龙士三子后,足不下楼者三年。由是深忌龙士,因延龙士至家,供奉备至,阴使恣情声色。不数年,龙士以瘵(肺结核)卒,而星友遂为第一。”
2,激将害师
另有一说,也是描画徐星友阴险害师。
说的是徐星友为除掉黄龙士,争得弈林第一的名号,先请来三位棋力稍逊黄龙士的高手,再将黄龙士请到自己家中,指着摆好的三副棋说:“这三个人的棋也属难得,我同时与三人对局,每次必负无疑,三人口出狂言,说是即使恩师来到,以一对三也无胜算,不知您以为如何?”
请将不如激将,一番话激起了黄龙士的争强好胜之心,当下就请三人就座,定要“大杀三方”。结果,他以一对三,轮流走子,这三人又都不是等闲之辈,直把黄龙士累得满头虚汗,殚精竭虑,使出平生手段,才把这三盘棋赢了下来。不过,黄龙士终因劳累过度,就在当夜吐血而死。徐星友遂为天下弈林第一高手。
3,黄龙士让棋 徐星友赚官
裘毓麟所著的《清代轶闻》一书有一则徐星友下棋赚官的传说。
说的是徐星友与黄龙士在乾隆年间同在宫廷里当围棋供奉。徐星友人很机敏,善于交际,结交了不少宫里的太监,宫里面的事,他经常能提前知道。一天,黄龙士正在家中闲坐,徐星友突然来访,很诚恳地说:“你的棋下得比我好,你已经赢了我很多次了,下次在皇上面前下棋时,能不能稍让一子,让我也风光风光。”黄龙士是个痛快人,而且耳根子软,经徐星友这么一求,当即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乾隆就命人传来圣旨,召二人到宫里下棋。二人来到宫里,乾隆指着一个红漆盒子说:“这盒子内有一宝贝,今天谁赢了这盘棋,宝贝就赐给谁。”黄龙士听了,并没有在意,因为皇上每次召他下棋,都会有赏赐,不过是金银珠宝之类。黄龙士的棋艺本来就比徐星友高,想赢他并不难。但对局之中,徐星友频频向他使眼色,求他手下留情。黄龙士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既然答应过别人,就不会反悔,所以对局时并没有尽全力,棋局结束黄龙士恰好输一子。乾隆看了,叹息道:“你的棋下得比徐星友好,我是知道的,可惜你的命不如他呀!”说着便命人把盒子打开。原来盒子里装的是一张知府委任状,黄龙士这才后悔莫及,知道自己上了个大当。徐星友接过委任状,叩首谢恩,扬长而去。原来,太监在前一天就已经向徐星友透露了这个消息,而黄龙士却被蒙在鼓里。
此说实难可信,因为黄龙士生于顺治年间已有定论,而他既然早夭何以能熬到乾隆面前下棋?
以上说法只见于野史,这邪恶谜团,大约在当时就是议者纷纷,观者不能辨。以事理来揣度,当时的棋手若想以棋谋生,只能靠与人赌棋,黄龙士挡了众人的大财路,遭嫉是非常自然的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黄龙士死后,徐星友以国手擅名弈林三四十年,难免有人嫉妒,造出这些谣言来诋毁他也是可能的。当时按棋力黄龙士只能让徐星友二子,但他非要让三子,后人都说那是黄龙士为了激发徐星友的斗志与潜能,故意如此,但谁能保证徐星友不因此感觉被轻视?黄龙士当时有没有言语相激?因此,要说徐对黄心有不满也非绝无可能。但是,徐星友所著《兼山堂弈谱》中,对黄龙士推崇备至,没有丝毫妒忌不敬的言语,不像能干非常龌蹉事的人。
黄龙士之后,乾隆年间的范西屏、施襄夏把中国围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吴清源大师认为三人均达到了日本“名人”级的水准。不同的是,黄龙士一生孤独求败,而范西屏、施襄夏如双峰对峙,两人在鼎盛时期的对局被编为《当湖十局》,是中国古棋的巅峰之作。范西屏、施襄夏本是同乡,少时一起师从俞长侯。范西屏年长1岁,天才型的他早早成名,离乡云游四方,而施襄夏成为大国手的时间比师兄晚了十余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事已高的徐星友受到了青年程兰如的挑战。程兰如、梁魏今是比范西屏、施襄夏年轻的著名国手,也有人把四人并称“四大家”。徐星友比程兰如大了48岁,这本不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据野史记载,促成对局的人还忌惮徐星友的盛名,“嗾使众国手阴助兰如,星友屡败,遂南归故里,锐意著书。”
看来徐星友虽然与后背程兰如有交集,却是非常不愉快的来往,倒是与更年轻、成就更大的范西屏、施襄夏有着不错的交往。
《范西屏施定庵(襄夏)二先生年谱》记述说:“辛丑,西屏十三岁,定庵十二岁。定庵与西屏争先。与徐叟星友,受三子。得《兼山堂谱》,潜玩经年。”成名后的施襄夏对徐星友的这本书评价极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