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频道|跑步装备|马拉松 > 马拉松动态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足球 | 综合

医生:跑马拉松别赶时髦 缺训练强上危险非常大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新媒体专电 初冬时节,大江南北开始明显降温,但城市马拉松赛事却在各地热火朝天地举行。仅11月8日一天,全国就举办了上海马拉松、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武夷山马拉松等六项赛事,有近7.5万人开跑。

  今年是上海马拉松的20周年,这项被誉为“服务贴心到位”的国际金标赛事仍待完善。据守在终点线的东方医院国家应急救援队统计,当天3个医疗点共救治1123名病人,重症患者32人,转运患者1名到医院救治。虽然大多数是擦伤、脚底起泡的患者,但也不乏抽筋、扭伤等情况,这样的数据无疑令人感到吃惊。一场马拉松千余人被救治,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当天上午9点30分,一位26岁的男性参赛者在跑到龙华中路赛段时,突然一头栽倒在地。正在附近的中山医院心外科医生魏来(当时也参加了赛事)和同伴们急忙赶来,对这位心脏骤停、意识丧失、口吐白沫、无自主呼吸、无心跳的患者进行抢救。中山医院医生和随后赶来的急救医生紧张有序地进行了20分钟抢救,终于把患者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患者恢复了意识,并可以自主呼吸。

  回想起当时那一幕,魏来仍觉得心有余悸。“长跑、特别是马拉松的最后五公里,体力已经透支。年龄大、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非常当心,而20~35岁的年轻人往往为了要跑一个好成绩,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出现误判。”魏来说,“这个病人即便没有基础疾病,但在剧烈的运动后也会出现突发的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情况。”

  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马拉松赛事大多包含了健康跑(3至5公里),10公里跑,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这使得赛事的受众面很广——既有专业的马拉松选手,也有普通百姓参与。据了解,目前我国马拉松比赛中超过九成都是大众选手,这也意味着,这些马拉松赛事参与门槛几乎没有,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的意义要大于赛事竞技。这也是为何很多马拉松赛事成为“城市的节日”。

  但真要跑完10公里、半马甚至全马的赛程,对于很多平常缺乏锻炼、赛期没有专项训练的人来说,并不像过节那么轻松,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委陈世益表告诉记者,马拉松越来越火,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大家切不能用一种赶时髦的心态参与其中。“马拉松对耐力、心肺功能都有要求,容易导致心脏、关节、肌肉等损伤,应该量力而行,不能硬‘上马’。”

  除了跑友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科学而清醒的自我认识外,赛事组织方也应该更加严格地把好“体检关”。

  今年参加了上海马拉松的跑友王思源(化名)告诉记者,她认为马拉松赛前的体检应更加仔细,“虽然我知道这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这样的认真仔细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组委会要求,她没有参加赛前体检,而是提交了一份一年之内的单位体检报告。“按流程,体检报告合格才能领装备。但我去领装备时,那个老师没咋看我的体检报告,就把装备给我了。让我感觉体检报告一点儿都不重要。”王思源说。

  还有一位郑姓跑友告诉记者,去社区医院做的赛前体检有“走过场”之嫌,“只是简单量了个血压,做了个心电图,询问一下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我觉得只要报上名、交了钱,一般都能通过的”。

  “我为了跑马拉松,之前准备了三个多月,连力量带有氧都做了专项训练。”王思源说,“这么长的距离,路面也不是完全平的,我觉得对身体素质还是有要求的。赛前的训练和饮食也都要注意,这是一个要求自律和克制的过程。很多人可能赛前并不能很好地训练,仓促上阵就容易在马拉松赛事中受伤。”

  上海市体育总会副主席陈一平告诉记者,一项成功的马拉松赛事,需要政府部门协调道路、安保等公共资源,需要组委会认真细致安排赛事组织和运营,同样也需要每一位参赛者能够科学、恰当的自我判断。“上马虽然有了20年历史,还是国际金标赛事,但我们并不否认还有提高和完善的空间。”陈一平说,“要办百年赛事,要让马拉松运动健康发展,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完)(新华社记者:朱翃仇逸)

sports.sohu.com true 新华社 https://sports.sohu.com/20151111/n426004433.shtml report 3823 #container.text.video600{float:left;width:600px;margin:0;padding:5px0;background
(责任编辑:赵永杰)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