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昶:曾是《体坛周报》特约记者、搜狐NBA特约评论员,从2000年到2013年,撰写科比相关稿件千余篇。现供职于司法机关。
从1996年11月3日至2016年4月13日。
20年。7000多天。
1346场常规赛。200场季后赛。15场全明星赛。
7次总决赛。5次总冠军。1次常规赛MVP。
这是时间给予科比-布莱恩特先生的馈赠。
反过来亦然,这也是科比-布莱恩特先生给予时间的馈赠。
当然,当然,他的馈赠,无法用上述一组冰冷的数据去描摹。
那甚至是无法描摹的——当与爵士的终极之战终场哨响之时,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心生波澜,俨然大学毕业时的挥手告别。
尤其是对于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人们来说。
科比,是青春记忆里的一个如影随形的符号。喜欢与否,这个符号都在,不仅在各自的青春轨道上共行了20年,而且——科比的生涯轨迹,似乎也暗合着这群人的成长方式。
1,青春同行者
科比生于1978,我生于1981。
1996年夏天,他从高中生直接跳入NBA;我在苏北的一所省重点中学从初中被保送到高中。
在这20年时间里,我看他的比赛,后来我写他的比赛。他的比赛方式,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写他的比赛,也因此影响了我的职业规划。
在少年时的球场上,我和许多小伙伴一样,去刻意的模仿他;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也常有一种自虐式的追逐完美、难容懈怠。2014年,我从供职了10来年的报馆离职,进入另一个领域,心态已然大变,恰如最近两个赛季的他,选择接受现实,跟身边的一切讲和,和自己妥协,不再处处争强斗狠。明白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力难为,天命难违。
在北京时间4月14日的清晨,我在一个搜索引擎上输入我的笔名和科比,得到的网页数量是6150个,有我在《体坛周报》做特约记者时的特写稿件,有我在搜狐等媒体的专栏稿件,甚至还找到了我在2006年他砍下81分后应邀出版的一本小书。
这就是我和科比的交集。
我必须首先感谢他——感谢他为我赚取大学学费的一大部分、有幸成为房奴的一小部分首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在我如今这样的年纪,如果谈起偶像应该是一件荒唐而矫情的事情。但我得承认,在15岁到35岁这应该是人生中最想重来一次的美好时光里,科比,比太多太多的所谓影视剧偶像,所谓的各类心灵鸡汤或者心灵鸡血作者,给予我的激励和影响更大,这包括他的优点,以及他的缺点。
正因为他的缺点,才使得他的真实,才足以成为一个青春同行的伙伴,而非供奉在头顶的大神。
因而,我,以及我的很多同龄小伙伴们,更愿意首先将科比师为一位——青春同行者。
2,年轻时的你我
少年时总是可以用最无畏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包括自己。
所以很好理解,科比在17岁的那个夏天毅然选择从高中直接挑战NBA,他在费城乃至全美的同龄人中已经寻不到对手。
他对自己的前三场比赛并不满意,尽管教练告诉他“要学一段时间才能懂得如何和成人比赛”。他的第一场比赛是6分钟得0分;第二场是3分钟两罚一中得1分,直到第三场才有了第一个运动战进球。
在他的第25场比赛,他第一次拿到了20分以上,他说他第一场比赛其实就可以拿到这么多。
所以你能理解吧——1997年西部半决赛第五场,也就是湖人被淘汰出局那一场,还处于“菜鸟期”的他,竟敢在第四节末段和加时赛频频在外线试投三分,尽管那都是“air ball”。
自然的。会有人说他胆大妄为,也会有人说这小子有种。
最重要的是,科比他应该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球员,然后拼上一切,“见证每个凌晨4点的洛杉矶”,而不像现在的很多年轻球星,喜欢见证凌晨12点的脱衣舞夜总会。
想想吧,年轻时的你我,是否也如此热血狂浪过。
3,OK组合分开有错吗?
野心膨胀不是什么坏事,除非遇到了一个比你更强的家伙。
让这样的两个家伙共处一室,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场纸包火的游戏。
game over,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2004年之前科比和奥尼尔之间的故事。
起初,奥尼尔觉得这位小弟真有个性,我是老大嘛,跟他一般见识干嘛呢,处处罩着他就好了。后来,2000年,他们拿到了总冠军;2001年,他们卫冕,科比常规赛场均28.5分,妥妥的一线巨星。
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摆上台面,有一搭没一搭的更衣室闹剧从那时候开始泛滥了。
从本质上来说,科比和奥尼尔并非一路人。奥尼尔是大个子活宝,天赋绝佳,但喜欢偷个懒,玩心大。
科比天赋也很牛叉,但并非最佳,所以他得时时事事尽力。他得把自己往健身房里死命的虐自个才有安全感,等到球场上,科比觉得自己就该像乔丹那样掌控大局,而把奥尼尔当成一个会进攻的罗德曼。
奥尼尔呢,脑海中的画面,满满的都是张伯伦这样的上古神兽,奥拉朱旺这样1995年总决赛里痛打了他的全能型领袖。
所以,他们俩都想做绝对核心,都要球权。矛盾无法调和,却也没有谁对谁错。
2003年,湖人兵败马刺,那个夏天,科比摊上强奸官司,奥尼尔意兴阑珊。2004年的湖人,虽有马龙、佩顿二老来投,但奥科之间已经形同陌路。
两人应该庆幸的是,他们在12年前的那个夏天及时分开了,这才有了后来各自的精彩。
一直以来,科比都被认为是那个以年轻和天赋要挟管理层逼走奥尼尔的罪人。但是想想看,一个人争取自己最大空间并且拒绝和价值观不同的人谋事,真的有错么?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这么做——哪怕这的确是个错误。
4,对于成功的紧迫感
所谓的选择,其实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是你得竭力去用接下来的努力去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5-2007年间的科比,是孤独的,却也是大放异彩的。作为球迷,你得感谢有这么一段科比狂飙独舞的时间段,让所有人领略一个最巅峰的科比是什么样子的。场均35分,单场81分,季后赛双绝杀太阳,如此戏码,满溢英雄主义情结,正是大家想看的类型片。
只不过在球场之上,你还得追求终极的成功——总冠军,还是总冠军。
何况,科比是向来不讳言要和乔丹相提并论的,那么焉能满足3枚总冠军戒指。
所以,他一边无所遗的催发自我,另一方面近乎竭斯底里的渴求帮手,甚至不惜以交易相胁。
那是一种对于成功的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作为我们应该也不陌生。刚入职,想证明自己,我们很急;看着房价飙升,想做房奴的我们很急;看着身边人你侬我侬,单身汪们也很急。
一急之下,情商骤低,我们会发现转机,也可能会犯低级错误。
好在,科比等来了加索尔。人云科比“相爱简单,相处太难”。但从加索尔身上你会发现,科比还是有“真爱”的,前提是他真的认可你:有种,够胆。这也是他在2009年欣然答应管理层引进阿泰斯特的原因所在——就在几个月前,阿泰还穿着火箭球衣和他对飙“X你”、“不,X你”、“不不不,还是X你比较好”……
5,集大成时期
你可以在少年时犯很多错误出很多糗事(譬如逃课泡妞打架……),甚至可以美化为丰富了青春的记忆。但是,到了该成熟的年纪你就不能再卖萌任性了。
科比的2008-2010年间,是他的集大成时期,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达到峰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的受欢迎程度,“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总和”。这句话是韦德说的。这里面,自然包括詹姆斯。但为什么一直以来,包括现在,中国球迷对于科比的喜爱远超詹姆斯?恐怖不仅是球技、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贴近感——詹姆斯太聪明了,2010年选择去热火抱团,场外投资大赚,接受采访八面玲珑。而科比几乎犯了我们年轻时所能犯的一切错误,他对于篮球这项事业又有着一根筋式的专注执着。
如果用时下的时髦语那就是:工匠精神。
所以,我们得相信一句话:伟大,往往源于坚持。
2008年的常规赛MVP,2009年和2010年实现总冠军和总决赛MVP连庄,是历史和现实对于科比的奖赏。我们当然会惋惜如果2008年科比赢得总冠军该有多么好——追平乔丹的6枚戒指。
但恰恰,这也是历史的公平之处。作为乔丹的门徒,科比无论身体天赋和球场控制力,都略低一筹,5冠对6冠,无伤大雅,也无需争议。
6,享受最原始的篮球快乐
及至2011年被小牛队在西区半决赛横扫,2012、2013赛季场均27分以上的奋力一搏,大家都已知,这已非科比的时代。
他不是邓肯,所以湖人不可能是马刺。
我们慢慢接受了科比不可能再拿冠军的事实,连续的两次重伤,也让他自己很清楚这一点。他也很快接受了这一点,因为他已经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没他妈什么好遗憾的了。
但我们都知道,这家伙太好胜了,直到退役前一天,他还在说,如果湖人有夺冠可能,他会打得比现在还好。
这家伙太喜欢球场的感觉了,他提前了多少天就告知自己要退役了,为的就是和每一个客场的球迷们做漫长的告别,享受那种镁光灯照射的快感。
他还是单纯的像个孩子。一如他的最初。
但是,突然之间,他就解脱了,没有胜负的压力,每个晚上只是去把身体里的力量力所能及的散发出来,享受最原始的篮球快乐,就像童年时在意大利那样,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
7,他的青春散场了
科比要离开了。
他的青春散场了。
我们也是。
35岁到40岁了,我们得看重一些东西,也得看轻一些东西。总之,我们要看清很多东西。你不可以任性,也很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怀念那些老时光,那些老歌曲,一看到过去的某个年份就会想到那时候我在干嘛呀。现在你处于中间地带,既不青春,又不能苟且。
20年呀,就这么过来了。15岁的你那时见到35岁的人会觉得这个中年人真老。
可是,现在你就见到了35岁的你了。
就像科比说的,刚进联盟那会我不理解为什么打完一场球要立刻把双腿放到冰桶里去,现在我懂了。
是的。懂了——这个词就是岁月给予所有人的馈赠。
经历过,并且懂了,即是最好的收获。至于人来人往,不过是日常。
8,愿你我的青春尾巴长之又长
最后,我们来设想一下吧。
科比现在是37岁234天,乔丹最后一次退役时已满40周岁。
也许,也许,在退役一年后,科比会怀念打球时奔忙如狗飞来飞去的生活。
说到底,还是怀念青春吧。
青春多么好,当时已惘然。
愿你我的青春尾巴长之又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