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傅园慧谈例假,引爆外媒讨论“禁忌”话题

  8月14日,在里约奥运会的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上,中国队排名第四,无缘奖牌。

  赛后,作为第一棒出场的“洪荒少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昨天来例假了,还是会有点乏力,感觉特别累,但是这也不是理由,还是我没游好。”

  

  这种自然大方地谈论“女性例假”的态度,与外媒眼中的刻板中国女性形象有所不同。这一话题,最终引爆外媒,包括《纽约时报》、BBC新闻在内的欧美主流媒体,纷纷掀起了一场关于“女性自觉意识”的大讨论。

  女性运动员自然而公开地谈论“生理期”与竞技状态之间的关系,这在此前也是少见的。媒体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预示着有关女性运动员的“生理期”禁忌,将由此被打破。

  CNN:

  傅园慧是否会打破女性运动员对“生理期”问题的集体沉默呢?

  英国网球运动员海瑟尔·沃特森(Heather Watson)在2015年1月接受采访时透露,之所以在澳网公开赛失利,是因为有“女孩的事儿”(girl things)。当时这位22岁运动员对生理期的评论就引发了全球讨论。

  在沃特森公开谈论自己因为来例假而头重脚轻、乏力后,一位评论员这样写道:“体育圈的最后一个禁忌是否就此被打破?”

  英国《独立报》:

  这只是傅园慧的一小步,但却是女性迈出的一大步。因为(来例假)不仅是体育禁忌,也是历来的传统忌讳。传统要求女性遇到生理期不要声张,更不可以跟孩子说。

  更重要的是,傅园慧并不是在做一次强硬的女权主义宣言。她将生理期视为寻常但不能避免的不便。在她眼中,生理期只是增加了完成奥运使命的难度而已。

  傅园慧用寻常小女生讨论生理期的口吻谈论这件事,就像在地理课上跟最好的朋友借卫生棉条一样。你能想象到她们在说:“地质构造学说本身就够无聊的,经期腹痛真让我想翘课,喂,能不能借个卫生棉条?”

  BBC新闻:

  (傅园慧的言论)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卫生棉条的讨论,据一项行业调查发现,只有2%的中国女性使用卫生棉条,而美国女性的使用比例则高达42%。许多中国女性不仅不知道怎么使用,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这也同文化顾忌有关。一些中国女性担心卫生棉条会“破处”,但早就有卫生专家指出,处女也可以使用卫生棉条。有一条微博这样写道:“谁告诉你说处女不能使用?拜托,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纽约时报》:

  全球很多地区仍认为生理期代表羞耻和肮脏,但这一观念也在转变。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很多创意“标签运动”,旨在通过网络的力量来改变人们谈论生理期时的羞涩与不适应。

  中国的安徽省也在今年2月份出台新规,允许女性员工在出示医生假条后,可以因为生理期疼痛最多休息两天,但反对方认为,这一规定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员工,甚至拒绝雇佣她们。有的女性员工因怕被男性同事批评,很可能会忍痛继续工作。

  英国《卫报》:

  体育信息网站China Sports Insider创始人马克·德雷尔(Mark Dreyer)专门追踪中国的奥运征程,他认为傅园慧的人气说明中国不再执迷于产生像机器人一样的奥运金牌选手,“傅园慧现在的名气可能比任何中国的奥运金牌获得者都高”。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人开始对奥运选手的人性化一面更感兴趣,而不再是认为:只有取得金牌才等于为国为党争光。”

  

  亚洲媒体也纷纷转载相关消息,日媒评价道:

  在奥运会这种级别的比赛中,很多运动员都会有压力。他们必须要经历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只有这样,才会有完美发挥。

  傅园慧在赛后的说的话,让人觉得很真实,她也成为中国社交网络的红人。

  

  但是,也有媒体,诸如《每日电讯》报认为无需为此大张旗鼓过分吹捧。作者的观点是:

  舆论反应越强烈,就越是强化了女性生理期现象依然是个“禁忌”的印象。这不利于生理期话题最终走入日常对话。

  其实,选手在赛后自我剖析,说出相关失利原因,比如赛程安排、伤病、场馆设施等,都是司空见惯的。然而,当一位女性运动员说出“例假”,全世界竟然都疯了。推特和脸书被洗版,这正说明,很多人从未意识,原来女性在经期也可以游泳。

  如果你真的希望选手能像聊韧带拉伤一样来聊月经,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聊起来,而不是爆发过分的赞美。

  

sports.sohu.com true 懂球女王说足球 https://sports.sohu.com/20160826/n466226631.shtml report 2770 8月14日,在里约奥运会的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上,中国队排名第四,无缘奖牌。赛后,作为第一棒出场的“洪荒少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昨天来例假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