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陈若琳退役了!媒体渲染的退役原因,看了让人心酸

  点击上方 “游泳大会”关注与游泳有关的一切

  

  据央视《体育晨报》报道,10月18日,国家跳水队开始新一轮的集训,但在集训队员中没能见到陈若琳的身影。

  今天,从各方传来同一个消息——南通籍“奥运五金王”陈若琳真的退役了!

  

  家人谈陈若琳退役:正常

  今天上午,江海晚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陈若琳的家人。

  “上周六通话,她没有告诉我啊。”从记者口中得知陈若琳宣布退役的消息,她的爷爷唐诗先是明显一愣。沉默几秒钟后,老人家说,“正常正常,前段时间她确实打了退役报告,此后一直没有消息,我基本都忘了。今天央视播放这条消息,很可能是国家队、游泳管理中心给了批复。”

  “里约夺金后,陈若琳基本就决定不再练了,虽然她一直没有明确表示过。”唐诗告诉记者,陈若琳夺得双人跳金牌后,搭档刘蕙瑕在里约期间仍然坚持训练,陈若琳一次也没有上过跳台,这已经表明当时她已倾向于选择退役了。

  

  陈若琳的爷爷奶奶

  奥运凯旋后,“何时选择退役”一直是媒体采访陈若琳时的热门话题。对此,陈若琳一再表示,她还没有考虑退役的问题,过段时间会慎重考虑。

  过去两个月,陈若琳的生活足够丰富多彩。从里约飞回国内后,她先是参加各级政府的表彰,9月底陪爷爷、奶奶到厦门玩了一周。这期间,她还在上海、广州、连云港等地参加了几个活动。“那段时间,琳琳几次和我提到今后的打算。沟通中看得出,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选择退役是基本确定。”

  明年又逢全运年,江苏省体育局、南京体院方面希望陈若琳能坚持到2017年十三运,为了能留住她,还作出没有夺金的硬指标,省队领队还请她的爷爷奶奶当说客。“当时,陈若琳就表示不会参加全运会。她的理由是,没有把握把好状态保持到一年之后。”

  最年轻的奥运五金王

  两个月前的里约奥运会,陈若琳第5次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与邹凯、吴敏霞分享国内奥运会多金王头衔,同时在中国体坛独享参加两届以上奥运会保持全胜的荣耀。

  

  陈若琳与搭档刘惠瑕在里约奥运会10米台决赛的比赛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若琳拿到十米台单人和双人两块金牌,而且成就了双人项目的大满贯;2012年,二战奥运的陈若琳再度砍下两金,加上今年的里约奥运会,陈若琳在奥运会上就已经拿到5块金牌,而且已经完成世界大赛双人项目14连冠,与三位不同的搭档完成大满贯伟业。

  

  与诸多奥运冠军一起自拍。

  媒体解读:陈若琳退役缘于伤病

  里约之后,外界都一致认为陈若琳能在四年后的东京超越吴敏霞的5金,因为就目前的竞技状态来看,陈若琳在10米跳台上还具有绝对的统治力,可惜她选择了放弃。

  据媒体报道,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陈若琳的颈椎有伤病,如果再坚持的话可能是怕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奥运会顶过来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她也就此宣布基本上退役了。”

  谈及陈若琳,周继红坦言有些遗憾:“从她的水平跟年龄来看的话,当然是觉得可惜。毕竟她这个年龄,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比较难得。那作为她的伤病来讲呢,我觉得,比较难再坚持下去,就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冒很大的风险。”

  媒体对陈若琳伤病的报道

  奥运会前,她险被医生判“死刑”

  关于陈若琳的伤病,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出一句惊人的话:“奥运会前,我差点儿被判了‘死刑’!

  从2004年进入国家队以来,陈若琳一直进行着以跳台为主项的训练,每天近百次从3米到10米不同的高度俯冲下来,对颈椎的伤害一直在累积。去年11月,她的脖子突然间无法正常转动。陈若琳以为是落枕,没太当回事儿。每天还在大运动量的正常训练,只是让队医做做按摩、扎扎针灸。可是,疼痛让她的技术动作已经完全变形。跳水是一项精准的运动,每一点的偏差,都会形成连锁反应。于是,每一跳,也都会使得原本羸弱的颈椎,雪上加霜。

  只是,陈若琳浑然无知,依旧希望用坚持,来面对迟迟不见好转的“落枕”。直到有一天,脖子完全动不了,疼痛折磨得她坐立不安。她向队里说出实情,申请照了个片子。

  天坛医院核磁共振的结果让所有人吓了一跳:脊髓空洞症!这种病通常会使人产生感觉障碍,晚期将会影响到下肢的行动,甚至是截瘫。队里立即让陈若琳做了第二次加强型核磁共振,连每一根血管都能看清楚的那种检查。经过专家会诊,排除了空洞症的可能。诊断结果为:颈椎3、4、5节突出,有节段性的脊髓缺血性改变。最终给出的结论是: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更不适合跳台这样的高危项目。如果再遇到严重的运动创伤,不排除有瘫痪的危险。

  

  陈若琳的坚持打动了周继红,也成就了奥运"五金王"。

  冰冷的结果,摆在陈若琳面前,她根本不记得自己是怎样从医院,回到训练局公寓的,总之在无人的角落里哭了很久。“当时,眼泪根本止不住。怎么擦,也擦不干净。那次足足哭了有40多分钟。所有的委屈和不甘,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擦干眼泪,她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直接找到中国跳水队当家人周继红,开门见山,“领队,我要坚持。我已经准备了三年多,还有7个月就是奥运会。现在换人,根本没时间重新磨合。这块金牌不能丢,我自己也不想放弃。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了,还是让我把最后一次梦想完成吧。”

  家人否认她因伤病退役

  陈若琳退役的消息传开后,不少媒体认为伤病是陈若琳选择退役的主要因素,对此唐诗予以否认,“这么多年来,琳琳没有落下大的伤病,目前只是腰部、肩部等部位有些老伤,这些伤病问题不是太大,根本不会成为她参加训练比赛的障碍。她现在选择退役很正常,毕竟2006年以来一直活跃于世界赛场,前后达11年,现在她觉得自己的运动生涯该收场了。”

  在陈若琳退役之际,媒体不约而同地渲染她的伤情,也许此刻大家习惯性地需要一个感人的故事,为陈若琳的退役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若琳的爷爷奶奶把她从小带到大,当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不过在陈若琳是否因伤退役这一点上,他们未必比她的教练、队友更了解她。中国人出门在外,对家人素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只为不让家人担忧。也许对自己的伤情,陈若琳从来没跟她最亲的爷爷奶奶说过实话呢。

  但不管因为何种原因,陈若琳终究还是退役了。作为家乡人,我们会一直关注着她,牵挂着她。

  

  她将返回人大校园修完学分

  告别跳水赛场,陈若琳如何规划自己今后的人生?唐诗透露,“琳琳是人大学生,休息一段时间后她将返回校园,修完余下的学分。今后她往哪方面发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今年10月16日,陈若琳还曾发布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微博:没事儿就得来学校晃晃…告诉大家我是人大的学生。

  

  

  

  陈若琳的成长之路

  她出身在南通市区一个普通家庭

  1992年底,陈若琳出身在南通市区一个普通家庭。

  陈若琳是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儿时的陈若琳体弱多病。为提高孙女体质,4岁那年,爷爷、奶奶把她送到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跳水。这所学校曾培养出赵剑华、葛菲、李菊等多名奥运会冠军,有“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跳水队教练高峰见陈若琳四肢修长,性格乖巧,同意她入队。

  

  童年陈若琳

  从此,陈若琳成为儿体校的一员队员。每天训练前,陈若琳都要经过学校荣誉窗,窗里摆放的是该体校输送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特写照片。小若琳暗暗下了决心,长大后要像大哥哥、姐姐们一样,成为一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手拿橘子开心的陈若琳是不是像举着金牌呢?

  由于体质较弱,陈若琳对体能训练课比较头疼。爷爷唐诗便让她一所学校晨练,每天沿着操场跑18圈。每周日,唐诗还为她“开小灶”,他骑着摩托车让陈若琳跟在后面跑,一个来回足有十公里!

  这两招相当见效,两年过后,陈若琳练就了一副铁脚板。从此,陈若琳在训练场上如鱼得水。不久,她被选拔到省少体校,从此走上了冠军之路。

  

  2004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留影,左二为陈若琳。

  她是老资历的年轻选手

  陈若琳年龄不算大,还有半年才满24周岁;陈若琳资历足够老,2006年出道以来年年在世界跳水三大赛斩获金牌,加上此次里约奥运会,目前手握25枚三大赛金牌。

  女子跳台,是公认的小龄项目,尤其在中国,人种差异和人才厚度的优势,使中国女子跳台选手出道早、新老更替速度快。当年伏明霞12岁摘取世锦赛金牌,世人为之一惊,桑雪、李娜、劳丽诗、李婷等同样早早走上前台。她们出道早,绝大多数人谢幕也早,几乎只有伏明霞成功转型转战跳板。陈若琳的持续辉煌,不断刷新女子跳台乃至跳水的世界之最,让她成为中国女子跳台的“异(天)类(才)”。

  2006年初,陈若琳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当时贾音、袁培琳已是世锦赛冠军,蒋李双、王鑫、康丽、汪皓资历都不比她浅。陈若琳在同拨选手中并不突出,然而1年之后,她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跳水界的新星。

  

  陈若琳在跳水队队内春晚上表演小品

  2007年至2008年,跟陈若琳一拨的小姑娘进入发育期,短短一两年大家个子冒上去了,体重涨了很多,但力量等后天条件难以同步上升,以致实力陡降。于是,贾童、袁培琳等小花迅速凋谢,王鑫、汪皓虽有幸参加奥运会,但她们在国际赛事的活跃时间,远远不及陈若琳。

  有人会永远赢下去,唯一的区别是勇者会被打败却永远不会被打趴下,而陈若琳就是这样的勇者。但一般人并不知道这位勇者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陈若琳身边的搭档走马灯般地更迭,她还在坚持。在过去5年里,她一直在与发育、体重和难免的懈怠抗争着,从未低头。

  

  2007年,陈若琳与郭晶晶

  看着队友吃肉的奥运冠军

  身体发育意味着个子变高,体重增长,这对跳水、体操这些讲究旋转腾挪的技巧性项目可算是“灭顶之灾”。 如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女子跳台选手面临的一道“难关”。

  为控制体重,陈若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从2010年起,她就开始节食,这一坚持就是整整7年。伦敦奥运会前,陈若琳的主管教练任少芬为身高1.58米的她定下了一条体重警报线——92斤。对很多女孩而言,这个数字似乎不难实现,但日复一日的大运动量训练,对陈若琳来说不啻为巨大挑战。

  为了跳水梦,陈若琳常常看着队友大口吃肉,而自己只能吃点素菜,甚至常年只吃一顿饱饭。除了一天三顿,对于这些跳水女孩而言,零食的诱惑甚至更“要命”,冰淇淋、蛋糕等使人很难管住嘴。

  而陈若琳自己也一度被零食所诱惑,有段时间小脸都鼓了起来,体重甚至到达了51公斤。但陈若琳之所以是陈若琳,正在于她与众不同的顽强毅力。为抵御美食诱惑,每晚陈若琳总是早早上床睡觉。如此一来,她将发育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并凭借技术和经验优势,在一系列赛事中续写辉煌。

  

  陈若琳、刘蕙瑕(左)在比赛中。

  不练跳水没意思的跳水运动员

  这些年除了控制体重,陈若琳一直努力改进发育后的入水效果,这些都是依靠一天天的苦练才能逐渐攻克的。

  陈若琳是个好强的姑娘,十分热爱跳水运动;她自尊心特别强,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从来报喜不报扰,失败后她总是一声不吭地加码训练,家人往往是事后通过教练才知道内幕。伦敦奥运会后,陈若琳对未来作过一番思考,最终的结论是:不练跳水的话,真是没什么意思了。当时她甚至将退役时间定在2020年奥运会。

  

  央视体育频道《人在奥运年》节目曾讲述了跳水冠军陈若琳的奥运故事。节目一开始有陈若琳在做治疗的画面,惨叫声不断。每天训练完,陈若琳都要进行治疗。训练消耗了大量体力,治疗也毫不轻松,痛苦的治疗过程十分残酷,为了保持身体最健康的状态,这是必须忍耐的。

  陈若琳今年24岁,这个年龄在跳水界已是“暮年”。出道11年,伤病和体重的上升使陈若琳的跳水之路更加艰苦。作为“三朝元老”的陈若琳,身体素质的下降和伤痛的影响都是她不能回避的现实,但却不能阻挡她追逐奥运梦想。

  与家人通话从不报忧

  每周六晚和爷爷、奶奶通电话,是陈若琳多年的习惯。“琳琳在外这么多年,一直惦记着我们。这孩子很懂事,一直是报喜不报忧。”一聊起自己的宝贵孙女,唐诗就关不住话匣子,“有个星期六,我和老伴出门喝喜酒,现场气氛很热,琳琳打了我3个电话都没听到,回家后才发现。和琳琳通电话时,她很生气,说当时接不通电话,心里很急。”

  一次,陈若琳在训练中肩部不慎脱臼,疼得她差点满地打滚。即便如此,陈若琳和家人通电话时,只字未提此事,几个月后家长和国家队教练联系后才得知。“平时训练不太顺心,在国际比赛没有夺得冠军,琳琳从不在电话里提这些事,担心我们因此心情不好。”

  

2011年,陈若琳微博晒艺术照

  拨云见日的里约之路

  伦敦奥运会陈若琳再夺两金,此时20岁的她对于成绩感觉比较平淡。更由于体重一度上升带来竞技能力的下降,陈若琳在里约奥运周期出现过迷茫,她说自己每天都像混日子,混到退役的年龄退役就好了。如果按照当时混日子发展下去,陈若琳几乎无缘里约奥运会了。

  此时领队周继红再次扮演关键角色。对于陈若琳在2015年6月奥运选拔赛上的低迷状态以及训练的不认真,周继红对她进行了严厉批评。回顾那次经历,陈若琳说感谢领队把自己骂醒了。

  

  陈若琳(左一)参加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奥运村升旗仪式

  终于她再次让人们见到了那个永争第一的陈若琳。今年8月,陈若琳第三次踏上奥运征程,24岁的她现在很专注也很放松,对于奥运会这种残酷的竞争早已学会了泰然处之,陈若琳说只能一步步来,慢慢拼。女子跳台选手坚持到了24岁,还具有奥运冠军的竞争力,对于陈若琳来说已经不易。

  十年前,陈若琳在世界杯上华丽绽放,十年后她终于在里约迎来自己的告别之战,夺得双人金牌,赢得自己的个人奥运第五金。

  采写:江海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全立

  其他文图综合网易体育、澎湃新闻等

  编辑:楼房 藏羚羊

  2016年10月19日,陈若琳在微博发了退役信:

  真的到了这一天没想到会这么的平静,有幻想过很多场景,开心的大笑,激动的睡不着觉,不舍得难过,却没想到会这么的平静!

  5岁开始练习跳水到今天24岁,19年的时间跳水陪伴了我的青春,从不喜欢到喜欢到爱上再到不舍最后再见,十米台上不会再有我陈若琳的身影了,很遗憾颈椎的伤病困扰让我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所以我选择退役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2008年北京初出茅庐让大家知道一个跳水的小女孩叫陈若琳,把丢了两届奥运会女子十米台单人的金牌夺回来,2012年的伦敦继续了辉煌20岁4块金牌做梦都没想到过,2016年里约个人的第五块金牌我突破了我自己,我创造了女台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历史,这是我做梦不会想到的事,所以我很感谢跳水。

  也很荣幸能在中国跳水队这个大家庭中快乐的成长,认识了很多兄弟姐妹们,但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运动员都会要经历这一天,所以我很感谢跳水教会我坚强,教会了我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不服输的精神。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周领队这么多年一直帮助我,支持我,给我勇气给我信心,感谢任练十年时间让我无数次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感谢家人这么多年这么的支持我,最后感谢跳水!谢谢!

  

  在本文下方留言,点赞数第一的朋友,将获得名牌泳帽。

  恭喜昨天的朋友“天天笑笑说”

  请将联系方式发往后台,我们将寄送礼品。

  推荐阅读:

  如何看待孙杨被爆私生子一事

  世界杯200金,还有多少纪录等霍斯祖创造。

  请不要用傅园慧为自己博眼球!

  再遇宁泽涛,多了几分沉静与沧桑。

  Hi

  维持生命的独特空气,除了水,还有你。

  

  ?这么好的公众号还不赶紧关注? ?

  ?

sports.sohu.com true 游泳大会 https://sports.sohu.com/20161020/n470770697.shtml report 12812 点击上方“游泳大会”关注与游泳有关的一切据央视《体育晨报》报道,10月18日,国家跳水队开始新一轮的集训,但在集训队员中没能见到陈若琳的身影。今天,从各方传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