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旧事】职业化廿三年纪(1996):伪职业的“金元足球”

快意体育 阅读(0) 评论()

  钱做桥,酒成交,灯红酒绿醉中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嗯,今天给大家的开场诗用李白的《将进酒》混搭了一下,以此来祭奠一下20年前中国足球第一波烧钱时代。

  巴尔扎克曰过:“第一个夸女人像玫瑰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蠢材!”这句话告诉我们再好的套路,翻来覆去地玩也会让人心生厌感。足球方面也是,在王健林和许家印成为各自时代的执牛耳者后,众多梦想望其项背者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时间中国足坛成为了各种资本和牛鬼蛇神的秀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谨以此文献给现在的中国足球,但愿我们跑偏的足球梦不要沉醉于纸醉金迷中一醉不醒!

  走起!

  中国足球职业化廿三年纪(1996):伪职业的“金元足球”

  如果说中国职业联赛在1994年是初登大雅,那么1995年则是蓬勃发展。当时间到了1996年的时候,一切又都回归平静。

  就像很多有故事的故事一样,任何大的风暴来临之前,总会平静异常,在中国职业足球波澜壮阔的23年中,1996年就是这样的一年。

  

  暴风雨前的寂静也好,黎明前的黑暗也罢,任何事情都不会平白无故,总会有端倪初现。那年起,一些后来职业化过程中的隐患,已经在这一片平静中,渐渐生根发芽了……

南粤足球从沸点到冰点

  “搞足球,没有钱是不行的,搞足球,就是要燃烧激情,燃烧人民币!”这是原广州市的一位领导在广州恒大夺冠庆功宴上说的。这话有点道理!

  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作为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南粤立刻成为了足球的热门地。当年,中国足球的南北对抗,也是一道另类风景。

  1996年的甲A联赛,仅仅有12支球队参加的联赛,居然有四支球队来自广东——广东宏远、广州太阳神、广州松日、深圳飞亚达。

  1996年职业联赛开始之初,外界普遍认为,广东足球所代表的南粤足球的春天来了!

  事实证明,在足球人才普遍匮乏的中国,即便你有人民币做后盾,即便你可以挥舞支票通过买人的方式组建球队,但没有成熟的青训体系,没有足够的后备人才储备,也不可能搞出好足球。

  当年联赛结束,广州松日在22轮联赛中仅仅取得了2场比赛的胜利,以积15分的成绩降级。深圳飞亚达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他们也仅仅比广州松日多赢了一场比赛而已。

  作为甲A传统强队的广州太阳神成绩也不够理想,仅仅位居联赛第七,而随着兵马组合的解散,广东宏远在当年联赛中也只是排名第九。

  1996年联赛开始的时候,占据甲A球队三分之一的南粤足球风光无限,联赛结束的时候,四支球队两支降级,两支举步维艰。

  南粤足球从春天到寒冬,仅仅用了一个赛季,个中变化让人唏嘘。

万达王朝的起点

  1996年,大连万达以12胜10平0负,积46分,领先第二名上海申花7分的成绩,夺得当年的甲A联赛冠军。

  如果仅仅是拿到一个甲A联赛的冠军,或许大连万达的名字不会让中国球迷记得如此之久。我要说的是,从1996年开始,大连万达开启了55场联赛不败的神话,万达王朝也就此建立。这支一脉相承的队伍勇夺8个联赛冠军,培养涌现出徐弘、郝海东、李明、王涛、韩文海、魏意民、张恩华、孙继海、阎嵩、王鹏、安琦、张耀坤、王圣等大批本土名将。

  所引进的内梅切克、金斯、汉斯、扬科维奇等外援的水准放在当年也堪称顶级,前主力左后卫安迪尔森俨然就是甲A版的马塞洛。

  当年大眼儿李承鹏曾经编了个段子来调侃大连足球:过去人在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这人是个中学生,插两支钢笔,这人是个大学生,插三支钢笔,这人是个研究生,插四支钢笔,这人就是个修理钢笔的。大连万达也一样……

  确实,时至今日,恐怕也没有哪个球队,可以像大连万达那样,拿冠军拿到手软,即便是如今的广州恒大也不行。

  在球迷的记忆中,大连市人民体育场是大连球迷的圣地,万达时代,每隔一周的周末,人民体育场就会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这座体育场承载了大连足球的历史荣耀。如今,人民体育场这座昔日地标却被新时代的新地标(恒隆广场)所取代,无数的峥嵘往昔在人民体育场爆破的那一刻仿似被彻底扔进记忆的垃圾桶。

  说万达王朝,就不得不说到他的缔造者——王健林。作为中国最早在足球联赛上砸钱的顶级富豪,王健林对于足球的投入其实一直都不吝啬,从1994年注资大连足球队以来,老王一直都对大连万达看的很重,虽然不能说每场比赛都在现场,但重要时间节点,大连万达的替补席上从来都没有少了他的身影。

  万达需要高水平内援,挖;需要优秀的主教练,请;需要顶级外援,挑!总之,只要球队有需要,王健林就会买!买!买!

  但也正因如此,老王忽略了一些中国足球的先天不足,这也为万达最终在中国职业联赛中的“退场”,埋下了伏笔。

辽足的“伪股份制”

  股份制,这个名词搁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不过在1996年,那可绝对是一个稀有名词。

  啥是股份制?股份制足球俱乐部是个啥东西?这就是当年辽足的贡献。而做出这个贡献的,居然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人,他的名字叫张桐坡。

  辽足俱乐部成为股份制俱乐部,时间实际上是1995年12月31日,但以这个名字让世人皆知,是在1996年联赛开始。1996年初,张桐坡对辽足精心包装,聘请在加拿大定居的原中国国家队主教练苏永舜出任辽足主教练,并成功运作上海航星冠名辽足。

  从理念上说,辽足的股份制是先进的。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辽足披着股份制的外衣的“伪股份制”。

  俱乐部内部“一言堂”,俱乐部的经营管理都由作为董事长的北京商人曹国俊掌控,其他股东除了在走过场似的股东会上露一面之外,平时与辽足并无过多交集。后来,几家“凑热闹”的小股东都先后退出。

  也正是这种股份制的模式,使辽足成为中国足坛唯一一个单纯靠自身运行维持生计的俱乐部。诸如山东鲁能、上海申花等大俱乐部,背后都有一个有实力的集团作为依托,投资集团又把球队

  当成宣传自身品牌的一个平台。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这种俱乐部运作模式是主流。

  与它们相比,辽足的股份制似乎更有希望与国际接轨。不过,他们忽略了外部的大环境。在经营过程中,股份制的尴尬也很快表现出来。

  由于辽足最初的大股东是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而辽足的主场在辽宁,一方面大股东自身没有品牌需要宣传,另外北京的房地产公司在辽宁宣传也确实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辽足根本得不到大股东每年的追加投资。在足球联赛职业化以后,所有球队都是靠输血过活,唯有辽足需要自我造血。

  在其他俱乐部依托大集团玩着“烧钱”的游戏时,囊中羞涩的辽足则必须疲于奔命不断寻找新的血源。至于挣钱方式,辽足有两种,一是赞助,二是卖球员。频繁卖血,也使得曾经贵为十冠王的辽足,深陷当时的甲B联赛,直到1998赛季,辽小虎的横空出世,才让辽足又杀回了甲A,当然了,这是后话,我们先按下不表。

sports.sohu.com true 快意体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70602/n495398512.shtml report 6341 钱做桥,酒成交,灯红酒绿醉中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嗯,今天给大家的开场诗用李白的《将进酒》混搭了一下,以此来祭奠一下20年前中国足球第一波烧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