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鳌太穿越线路事故调研团队对“鳌太线”展开摸底调查

  被冠以“死亡穿越”称号、贯穿秦岭主峰110公里的“鳌太穿越”线路,因其自然景观震撼、气候条件复杂、穿越难度系数高,在驴友中拥有极高人气,自2001年发布以来,虽然伤亡事件频发,炙热度却始终不减。9月16日,由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陕西省山地救援队联合组成的鳌太穿越线路事故调研团队,趁着寒凉秋雨共同奔赴太白山,计划在为期6天的时间内,逆向重走鳌太穿越线路,对鳌太线路展开摸底调查。

  

  8人调研团队重装上阵

  拟6天重走鳌太线

  出发首日,宝鸡迎来一场秋雨,太白山间云雾缭绕,虽不失为一番美景,但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这样的天气并不算乐观,能见度太低。由登山户外运动专家、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陈铮,和曾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协会救援部、国家登山队教练李富庆领衔,8人组成的专家调研团队率先抵达了位于眉县境内的太白山景区入口,他们将由此登上索道,从传统意义上鳌太穿越线路的终点——天圆地方景点出发,最终从太白县塘口村下山。

  “这次重走鳌太,调研团队的每个人都肩负任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将鳌太穿越线路每一个站点精确定位,二是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考察,三是摸清当地救援力量的配备情况和技术水准。团队成员将在沿途做出详细的路线图,绘出危险点和休息、补给的位置,归纳整理后向社会发布,以供广大登山爱好者和救援组织正确参考。”陈铮对记者说道。

  自然景观震撼、难度大、气候多变,充满挑战性的鳌太穿越线路吸引了众多驴友前往。曾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李富庆,面对即将踏上的鳌太穿越线路,却不敢有丝毫大意。“珠峰和鳌太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如此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下,横穿110公里,危险系数确实很高。”李富庆教练说道。

  为了重走鳌太,调研团每名成员都做了精心准备,登山装备更是毫不含糊,每人所背负的装备包重量近60斤。其中既有即食米饭、即食麦片、压缩饼干、牛奶牛肉、葡萄糖、等能量食品,也有救心丸、止疼药、急救毯、指甲式血氧仪等应急医疗物品,更重要的是为制定安全路线图所准备的专业工具、测量仪器等,种类多达26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研前期陕西省登山协会调出陕西省(东方)登山队2001年9月30日“西太白终极穿越”活动(即现在的鳌太穿越线路)的原始技术数据和影像资料,对比过去这十六年鳌太穿越事故的具体原因,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为此次调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O一工厂的支持,使用其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可通过后方操作平台实时了解调研团队工作进程。陕西省山地救援队创始人陈铮表示,如果未来能将该技术应用到山地救援中,将极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成功率。

  

  调研成果将实地检验

  力争早日规范“鳌太穿越”

  今年五一,40名驴友被困鳌太穿越路线,最终3人遇难,这起事故将驴友中名气颇高的“鳌太穿越”推向大众视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一长假,鳌太穿越将迎来全年中的第二个高峰期,为尽量避免悲剧的重复上演,安全规范鳌太穿越线路,8人组成的首批调研团队,将逆向重走鳌太穿越线路,对其地理环境、救援力量分布等情况进行初步摸底调查。

  完成首批穿越调研后,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登山协会将于9月25日共同召开座谈会,邀请林业、公安、当地政府等多部门参与,就鳌太穿越管理及山地救援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展开讨论,对进一步预防山难事故发生提出意见建议,并听取各方意见,出台安全穿越鳌太线路的指导意见。

  10月7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续川率队,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培训部负责人王云龙、中国登山协会培训委员会主任马欣祥博士领衔、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陈铮、全国各地登山户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将再次走上鳌太穿越线路,就第一次调研成果进行实地检验。

  此次调研得到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全力配合与支持,早日规范鳌太穿越,提高太白山旅游安全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sports.sohu.com true 陕西体育 信息 https://sports.sohu.com/20170917/n512375074.shtml report 2771 被冠以“死亡穿越”称号、贯穿秦岭主峰110公里的“鳌太穿越”线路,因其自然景观震撼、气候条件复杂、穿越难度系数高,在驴友中拥有极高人气,自2001年发布以来,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