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跑圈舆情观察丨汉马三大惊人蜕变,在预示着什么

  4月15日上午,刚过终点的我,气儿还没喘匀,一手正端着方便面,一手举着手机听微信——首都媒体跑团的陈妺要采访这一天马拉松“春运”全国有44场马拉松赛事同时举办。在注意力被严重稀释,选手被大幅分流的情况下,汉马凭什么能刷屏?

  汉马素有零差评之称,今年也不例外。我从首届的观望与观察,去年的参赛与体验,到今年的边跑边思考:汉马到底有哪些特质吸引了我们?

  而在我看来,汉马已悄然实现了升级换代。不仅仅是因为它跳级为中国田协的金标赛事、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的加持。还在于,汉马让江城多了一种特别的气质。

  从城市的节日到市民的节日

  一声枪响,24000人喷涌而出,用脚步声撩拨起大武汉的荷尔蒙。如果我说,汉马拥有全中国最多的摄影师,应该没人反对吧?!这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从起点到终点,从警察叔叔到普通市民,从四桥三镇到东湖绿道,赛道两边齐刷刷地竖起了相机、手机,密密麻麻。那架势,我们仿佛不是在跑马,而是在走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

  昨天跑过汉马的跑友们,你们是否有置身于百年环法的感觉?环法自行车比赛期间,沿途观众夹道欢迎,有的粉丝还选在特定路段安营扎寨,只为车队杀过来的时候,陪自己的偶像疯狂跑上个一百米。当然,那是爬坡阶段,别的路段连车手的影子都看不到的。而汉马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氛围,即便是在东湖绿道相对观众较少的路段。跑友松风说,要啥能量胶,观众热情的呐喊就是我最佳的能量胶!

  42旅今天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一场不被市民祝福的马拉松,不会是顶级的比赛。是的,很幸运,我们奔跑在一个幸福的城市。

  

  安保依然严密,但围观有序有温情。铁马虽是无情,但挡不住张张笑脸。在经历了2016年的高温暴晒、2017年的大风大雨后,今年汉马赶上了一个跑马的好日子,阴转晴,还有吹面不寒杨柳风。说万人空巷,毫不为过。跑友晶说,楼上基本上每家窗户都有人,有个大姐拿着红色袋子使劲挥舞喊加油。她还说,在马拉松赛道并不会经过的汉阳乡下,也都有汉马的宣传信息。

  没错,这是官方宣称的“城市的节日”。不过,在我看来,三年级的汉马让城市的节日变成了市民的节日。马拉松精神在这个城市生根、发芽,

  

  在三年前,由政府强力主导、京汉联手打造的武汉马拉松横空出世,凭借零差评,一举实现弯道超车。一时间,效仿者众。为此,我在2016跑者世界年终盘点评其为汉马模式。但,这毕竟是从上至下的打造,是否赢得市民的真心拥护与认可,才是检验赛事的试金石,才是赛事成功与否的根本。

  赛前一天,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来跑马拉松,比我还兴奋,问这问那。当提到周日会拥堵,他说那有什么关系,正好我去看看闹热。沿途,我们没听到有任何市民对封路的不满,而在其它一些城市,说跑者顶着因为封路的骂声一点儿也不为过。赛道两边,大爷大妈边拍照边喊加油,中间还不忘点评一下跑者的穿着、兔子头上的气球。

  赛道可以优化,专业可以学习,唯独观众的参与是最不可控的,更是无法强求。在最不可控的环节,武汉交出了远超百分的答卷。

  汉马这三年,武汉市民经历了惊人的蜕变,从看马拉松,到理解马拉松,再到懂马拉松,最后到参与马拉松。

  比如,这次汉马的亮点之一,就是沿途的音乐加油站。不止有大美女,还有小萌娃。中山路小学民乐团在武汉小有名气,甚至在全国都有知名度。为了汉马,音乐老师在三个月前就选拔队员,进行排练,除了涉及琵琶、唢呐和长笛外,用的乐器最多的是小阮。小盆友们被选中后,可是兴奋。武汉跑友@日出括苍 的小女儿就是幸运儿之一,小家伙当天5点半起床,6点20分到校集中,7点不到就在13.5公里武昌临江大道平湖门水厂门口待命。他们共循环演奏8首曲子,《好汉歌》是最受跑者欢迎的。

  

  辉哥在这特地录的一段视频,发在了新浪跑步的官微上。图片来自武汉同城会。)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从围观到参与,则是一种蜕变。对汉马,有一群人的心情比汉马工作人员还要复杂。他们是坚定的大后方,是随叫随到的勤杂工,“文能定金主论钱程于厅堂之上,武能安保洁清战场于断壁残垣”,则是一个家属的心声。这不,在赛道边为选手服务的小豆包们,就有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娃娃。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波士顿马拉松路边那些孩子们。

  体育正是波士顿人的基因。而我们,更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从孩子抓起,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王蓓 图)

  如今,“欢迎来我们武汉来跑哈马拉松”,这句话如今成为武汉市民对外地跑者发出的诚挚邀请。不仅邀请,自己也跑。首都媒体跑团的熊佳妮自己的首个马拉松就是自己家乡的武汉马拉松。今年特地陪着自己的父亲、弟弟来跑他们的首马。结果,他们的首个全马跑得飞快,把老司机的她远远抛在后面。

  市民对汉马的高度参与高度认同,使得汉马发生了质变。打造一个城市的节日很容易,但变成市民自发的节日,殊为不易。从围观到参与,从喊加油到做服务,从忘情呐喊到全家上阵,武汉市民是真正地融入了汉马。

  这才是一个城市马拉松应该有的样子。

  

  (这一幕,好暖好暖!汉马最美的照片,没有之一!昨天,我也与小盆友击掌了。)

  从武汉的名片到武汉的符号

  提到武汉,你会想到什么?不约而同:热干面。不过,这是传统饮食文化留下的深刻烙印。而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汉马!

  如果说三年前打造的汉马,迅速飙升为城市名片的话,那么今年起汉马俨然已是城市的符号。

  名片是外在的,是介绍自己是谁、说明自己身份的一个标签。用现在的话,是一个外挂。只有急于证明自己的时候,才需要名片。恰如三年前的汉马,诞生之初,迫切需要它作为武汉这个城市的名片,以承载城市文明新形象,传播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征途上的大武汉。

  而符号则是内化的。3年过去了,汉马已广为熟识,与这个城市的精神特质融为一体。无需靠名片,进入直接可以刷脸的时代。那么,武汉究竟什么特质?正如易中天所说,武汉是一个豪爽硬朗的城市。如果说,热干面最能代表武汉人的性格,粗狂而不失细腻。而汉马则代表武汉人另一种气质,豪爽硬朗。

  

  (最美赛道,跑者评价:前26公里看人文,后16公里看美景。)

  城市的符号,就是时光的印记。时隔多年,当我们老得再也跑不动,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内心那最软也最难抹掉的记忆。那或许是一种味道,一派建筑,一张自拍,一段闲散,或许就是我们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集体狂欢。我们或为了一个特定的人而来,或只为一段纯粹的时光与风景。年华疾走,不变的是最美好的春天里,我们共同奔跑的这个城市。她一直在变,也一直未变。

  体育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气质。每个城市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符号。正如申花、上马和大师赛之于上海,正如国安、北马、中网之于北京。上海曾经最火的口号是,刘翔代表上海的速度,姚明代表上海的高度。在北京,混不吝的大爷气质,典型的“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再提到武汉,除了李娜,今后可以加上汉马。

  

  (来自一条抖音的截屏图。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从武汉的马拉松到我们的马拉松

  赛前的博览会上,志愿者对我说,你选的衣服是M,要不要再考虑换一下?

  在观众相对较少的东湖绿道,志愿者声嘶力竭地为你加油;

  东湖湖面上,阵阵加油呐喊声从赛艇上传来;

  刚过终点,迎接你的是夹道欢迎的志愿者们洋溢的笑脸;

  领完奖牌后,立即有一名志愿者迎上来,一对一的海底捞服务

  ……

  最让我动容的却是这一幕:摆渡车把我们送到地铁站外,志愿者第一个跳下车来,守在门口,边照顾蹒跚挪步的跑者,边挥手作别:再见,希望你们明年还来!

  每一个成功的赛事,都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完美付出。汉马的零差评,更是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倾情投入。这群志愿者的可爱之处在于,没有那种职业化的微笑,完全是发自肺腑的无邪。他们真诚的言语,无不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我们自己家的赛事。

  汉马,是武汉的马拉松,更是我们的马拉松。

  

  汉马为什么是零差评的马拉松,答案之一就在这里。

  

  

  

  

  (当疲惫的你走过来……相信这一幕,让你铭记永远)

  汉马距离波马还有多远

  汉马,素有小波马之称。今晚,恰好是波马开赛的日子。一届完美的汉马,致敬一个伟大的传奇。

  很多细节揭示用心之处,赛后很多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报道。我就举一个例子,卫生间,很多马拉松也都开始讲究马拉松,比如设置洗手液,放手纸等等,当然汉马也做到了。而细心之处还在于,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清扫,快速除臭。

  必迈的张炜是非常资深的体育圈人士,很有感触地说:“武汉马拉松作为中国大满贯赛事,实至名归!仔细观察,组织细节上基本挑不出毛病,很好的赛事体验。后半程的赛道途径东湖绿道,堪称国内最佳,全程的观众热情高,和跑者,志愿者一起创造了这一天的精彩。奔跑中国的氛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地扎实,武汉这个城市是有温度的,推荐大家明年来!”

  尽管有不少人,认为汉马的目标是媲美东京马拉松。我依然对此持保留意见。无论从多变的气候、很虐的赛道,还是赛事散发的独特气质,都跟东京马拉松完全不搭。东京马拉松从赛事组织到赛道氛围,从志愿者到观众,无不体现着秩序感、职业化、规范化的鲜明特色。东京马拉松的氛围热烈而有分寸,对事不对人的职业态度,亲切但保持距离,是其特点。而波马的赛道氛围是狂热的,有着体育基因的观众是很懂马拉松的,狂热激情,极富个性。因此,汉马在气质上,更靠近波马。

  

  (傅佳玮 摄)

  

  

  

  汉马距离波马还有多远,这是不少人提出的疑问。完美的赛事,并不等于没有改进的空间。比如,能否禁得住3万人全马的考验,还是未知数。可以看到,汉马在全程项目持谨慎的态度,今年仅增加2000个名额。在狂飙突进的马拉松井喷时代,这种审慎更值得尊敬。适度加压,循序渐进,方可久远。

  再比如,我个人意见是,汉马还需要一个简洁而强有力的slogan,现在的还不太理想。比如上马,“申爱到底”是多年的主打。去年的赛道上,还出现了一句新slogan:有种快,叫上海。很好记,朗朗上口。这也恰是上马力图打造最快马拉松赛道的鲜明印记。而北马,“一路向北”,简洁大气。波马最近几年一个slogan:Boston Srong。不用说,对应就是恐袭之后的一种诉求。

  赛前一天,我奔跑在临江大道,平坦开阔,绿树茵茵,江风习习,美且美矣,唯一不足就是上下两条临江步道,不是大理石,就是砖石。跟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武汉城市建设不注重体育设施。我国严重缺乏模拟自然路面的户外跑步设施。现有的公园和城市步道,本来具有天然的优势,痛心的是,完全被大理石、砖石覆盖。武汉也概莫能外。

  如果真要比肩波马,武汉这个城市还有相当大的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图片除了署名外,来自组委会授权,由视觉中国、长江网等提供)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sports.sohu.com/20180416/n535006964.shtml report 9604 4月15日上午,刚过终点的我,气儿还没喘匀,一手正端着方便面,一手举着手机听微信——首都媒体跑团的陈妺要采访:这一天是马拉松“春运”,全国有44场马拉松赛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