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埃鲁德·基普乔格:成为传奇只需一个改变!

环球体育传媒 阅读(0) 评论()

“天赋异禀者通常有机会得到冠军,同时兼具天赋、自律又懂得思考的人则最终会成为传奇。”

  2013 年至今,他参加的 10 场马拉松赛中,就有 9 次夺得冠军,唯一剩的 1 次是亚军。

一.人生的分叉口

  2012年开夏,肯尼亚国家队的奥运选拨赛,埃鲁德·基普乔格5000米和万米都位列第7。连续第三次参加奥运的愿望落空了。

那年他27岁。

  彻底无缘伦敦后,基普乔格很快做了个决定,转项更长距离的路跑。也就是马拉松。

  职业运动员的27岁,一小撮人准备好了大张旗鼓的收获,绝大多数人却要逐渐开始面对压力和焦虑的双重危机。这个年纪,潜力渐行渐远,兑现不出亮眼的成绩,留给职业生涯下半场的时间越来越少。

  截止那时,基普乔格最能拿出手的荣誉:

  03年世锦赛冠军;

  04年雅典奥运铜牌;

  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

  

  他主项5000米,兼跑越野和10000米。放眼东非,特别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长跑就是“国粹级”运动,如同乒乓球之于中国一样。非长跑强国的职业运动员,丢到肯尼亚未必能稳赢当地高中生。

  除了奥运会和世锦赛,在当地,其它低级别赛事的冠军多如牛毛。当地人提到长跑言必称冠军。能阻碍他们的,一个是激烈的内部竞争,另一个对他们来说,出去跑比赛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27岁时的基普乔格算得上是位好好先生,低调谦逊,不缺努力。他的职业生涯开头很耀眼,17岁打破世界青少年纪录,而后拿下世锦赛冠军,惊为天人。首都内罗毕很快以他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来纪念天才少年的诞生。

(左有贝克勒,右有奎罗伊,初出茅庐的基普乔格在最后时刻上演绝杀,以12分52秒79的成绩摘得人生首冠)

  此后十年间,基普乔格的表现不能算不出色,但距离曾经的期望值似乎还差点意思。所有年少成名者,身上都有类似的困扰。

  名义上,别人视你为乔丹的接班人,事实却是,如果无法达到科比的成就,你的职业生涯都很难被认为是成功的。

  又好比,论实力,基普乔格已经达到布洛阿特峰、希夏邦马峰之类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人提起世界最高峰,只说得出珠穆朗玛。知道乔戈里峰的都寥寥。

  

  (82年的贝克勒和84年的基普乔格,两人在跑道上对抗了生涯的上半场,下半场都转向公路。两位近十年最伟大的长跑者,也完美错开了高光项目)

  于是,与伦敦渐行渐远的夏天,基普乔格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换项,开始尝试马拉松。即便此前他甚至很少参加10000米的比赛。

  基普乔格的马拉松时代,正式开始了——虽然这个开头,说不好是对是错。

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职业的马拉松选手大多分两类,一类早早就确定以马拉松为主项,平时偶尔跑个5000/万米比赛;另一类则出身更短距离的中长跑。生涯末年油箱还是满的,加速却慢慢变的吃力,所以就打个方向,把赛场从跑道转向公路。

  基普乔格之前,马拉松的“GOAT(Greatest of all time)”,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就是后一类的代表。

  「长跑之王」格布雷西拉西耶有着完美的职业生涯。事后看,贝克勒继承了他中长跑的衣钵,基普乔格则无缝衔接马拉松最强者名号。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 基普乔格首次亮相的是半程马拉松。2012年9月,他延续了自己惊艳亮相的传统,在里尔半马以季军完赛。59分25秒的成绩也是有史以来首次跑半马第二快的。不到一个月后的世界半马锦标赛,基普乔格又以第六名完赛。

  3个月后,在巴萨罗那跑完第三个半程,基普乔格的“热身”正式结束,即将迎来自己的首个全程马拉松。

基普乔格的教练是帕特里克·桑,在“选择哪场比赛作为首马”时,两人看法不同。基普乔格收到伦敦马拉松组委会的邀约,更想跑伦敦。桑却倾向去德国汉堡,即便远不如前者的名头响亮。

  桑是基普乔格的第一任教练,也是迄今唯一一位。他年轻时也是运动员,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拿到过银牌。相比运动生涯,他最大成就是慧眼识才,当了教练带出过杰弗里·卡姆沃罗、斯蒂芬·基普罗蒂奇(伦敦奥运会冠军)这些顶尖高手。

帕特里克·桑和基普乔格住的不远。桑拿到奥运会银牌给基普乔格很大激励发,他给桑写了封信,询问是否可以为自己做一份训练计划。而后两人几次交流,便成为师徒,一晃二十年。

  基普乔格出身单亲家庭,父亲只是照片里的模糊剪影。十几岁跟了桑后,多少也在他身上寄托了类似父亲的情感。两人相差20岁,亦师亦友。

桑并不是那种严苛的管理者,也从不觉得天赋能决定一切。他认为,“心理素质要比身体素质更重要。(肯尼亚)从不缺才华横溢的苗子,只有心理强大的人才会走的很远。”想必当年相中基普乔格,桑在他身上发现了些其它孩子没有的特质。

桑见证过基普乔格年轻时候一飞冲天,也明白长期被其他人压制是什么滋味。基普乔格换项的选择,帕特里克·桑显然也很支持。对于首马,师徒两人关在房间聊了整整两个小时。“马拉松是个新的领域,你得学习更多东西。”这些是桑摆在明面的话。实际上,桑希望基普乔格能以旗开得胜的姿态开始马拉松。

去汉堡成为冠军,和去伦敦拿个名次,两者在心气上完全没法比。用冠军开路,未来就会不一样。

  事实证明桑的确眼光独到,基普乔格也不负期望。

在汉堡平坦的公路上,距离终点剩下不到十公里,基普乔格从第一集团突围,越跑越快,2小时05分30秒第一个完赛,并且还打破了赛会纪录。冲线后的基普乔格表现出少有的激动,“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我喜欢马拉松。”

  

  (对于首马的成功,基普乔格自己都有些诧异)

  如果存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另一个「基普乔格」会在同一年的伦敦拿到还不错的名次,庆幸换项的抉择并不赖,而后满世界参赛,在职业生涯后期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马拉松选手。

  好在假设并没有发生。

三.马拉松中浴火重生

至此,基普乔格28岁,身上多了「马拉松冠军」这个标签。

“冠军”与“热门选手”的区别,类似“斗战胜佛”与“齐天大圣”。让孙悟空脱胎换骨的并不是去西天路上他又学会多少技能点,而是前后的心境截然不同了。

这听起来有些唯心主义。不过对基普乔格来说,他的生活训练一直规律且认真,很难要求更多一些。他太需要一个冠军证明了。

汉堡过去5个月后,基普乔格第一次跑柏林马拉松。柏林是一个见证奇迹的地方。诞生过11个世界纪录,世界最好的TOP15成绩,有9个在这里。最近16年,马拉松能不能破纪录,都是柏林说了算。

  尽管基普桑最终夺冠,也不负众望刷新了世界纪录,人们对亚军基普乔格的期望甚至更高一些。第二场马拉松便实现204,比起新科世界纪录也只慢了42秒。有人开玩笑,难不成基普乔格用了十年时间攒潜力,就是拗劲准备在马拉松大器晚成?

  

  (基基复基基——基普桑、基梅托、基普乔格,三位肯尼亚人也成为最近三个世界纪录的缔造者)

  再往后,2014年春季,以速度闻名的鹿特丹马拉松,基普乔格拿到第二个冠军。30岁前夕,又在芝加哥拿下个人第一个WMM(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冠军。

  跑马拉松的前两年,看得出基普乔格每一步选择堪比教科书,相当的工整。他在比赛频次上非常克制,每年只跑春秋两场比赛,每一次出场背后都意味着完成了一整套的训练计划。赛前采访,别人会说,我期望跑个什么成绩。基普乔格则表示,我的身体状况很好,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开头两年收获3个冠军,唯一一次没夺冠还是同胞表现逆天破了纪录。成绩另说,光是能沉住气少参赛保训练这点,基普乔格就比很多东非选手难得了。

  

  (基普乔格堪称冠军收割机,他也花了几年时间,把冲线时候狰狞的表情变成云淡风轻的微笑)

四,终登奥运最高奖台

基普乔格和桑能长久合作,训练上的合拍是一方面,在参赛频次方面也几乎没有意见相左过。这点难能可贵。

  桑当年在一堆肉眼可见的天赋里相中基普乔格,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孩子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基普乔格总喜欢去研究分析跑步更深一层的东西,这种求知也让他变得非常善于思考,同时兼具独立冷静的特质。

  即便有过低谷,桑依然认为基普乔格是那种可以达到某些成就的人。

  

  冷静爱思考,训练营的人叫基普乔格“哲学家”;所参加赛事金牌必达,跑步圈内私下叫他“冠军收割机”。2015年,基普乔格终于完成自己第一个伦敦马拉松。这里后来成为他的福地,接下来又两次折桂。同年秋天基普乔格再次选择跑柏林马拉松,并如愿夺冠。

  回顾过程,不夸张的讲,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还能淡定完赛的,可能也只有基普乔格了。

  比赛开始不久他发现自己的鞋垫松动了。而后每一步奔跑,鞋垫就一点点慢慢滑出。后面的整整16公里,两只鞋垫肆无忌惮的抽打脚踝,双脚在鞋子显然也好受不到哪去。桑也跟着紧张了全程。桑不怕基普乔格退赛,他只担心基普乔格会受伤。

  然后就这样穿着不合脚的鞋,基普乔格竟然出人意料的跑出自己的PB(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04分整!当天各大媒体头条照片里,脚下荧光色飞舞的鞋垫很抢镜,基普乔格则淡定的保持着微笑飞奔。

  

  过程跌宕,结局欢喜。

  基普乔格证明了自己的专注和冷静足以应对42公里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桑开始意识到,在马拉松这个距离,基普乔格是他所见过最具精神力量的选手——未来或许不是再多拿几个冠军的事了。

  媒体们事后细思极恐——换成别人,半遛着鞋垫早该退赛了,基普乔格却差点跑进204。真是神人。

  媒体们夸起来都很没节操。有人说,基普乔格是博尔特的「远程版本」。但有人马上反驳,博尔特有他一半自律?

  也是从2015年开始,按照WMM(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算法,基普乔格拿到最高积分,成为公认的世界马拉松第一人。再往后连续蝉联至今,前无古人。

2016年伦敦马拉松,基普乔格又拿下冠军还有新的赛会纪录,比当时的世界纪录只慢了8秒。双喜临门,已经31岁的他收到确认,将再次代表肯尼亚参加奥运会。

  四年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故事是这样发展的。

  27岁转项马拉松后,基普乔格把自己每一次的训练都记在笔记本上,直到今年柏林破纪录,他记满了整整15本。他的训练计划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训练日,他用80-90%的能量把计划完成,然后比赛日,用100%的能量输出。

  没有伤病,没有压力,身体状态很好。确认了这三点,冠军就是探囊取物。

  

  里约奥运会马拉松成了基普乔格的个人秀。前半程他还收着跑,后半程眼看夺金没什么压力,于是才放开了发力。赛后数据,后半程比前半程快了整整3分钟。

  基普乔格以领先第二名多达70秒的优势收获金牌。这也是自1972年以来奥运会马拉松冠亚军的最大差距。

  现代奥运会举办以来的不成文传统,马拉松被安排在奥运会的最后一天举行。比赛最后在体育场结束,意在向奥运精神致敬、向这座城市致敬。

  四年又四年,基普乔格被视为夺冠热门,也曾看着贝克勒们绝城而去,而自己的国家队大门徐徐关上。在快32岁的时候王者归来,他只是说,每次训练和比赛我都很高兴,“跑步是我的生命。”

  

五.自律与思考成就伟大

纽约时报已经称基普乔格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他收获很多冠军,还拿到奥运会金牌,也打破了世界纪录。经济状况良好。即便如此,基普乔格依然维持了自己在肯尼亚训练营的生活,条件堪比苦行僧。

  营员们住在非常简陋的合住寝室,使用公共的卫生间,自己从井里打水,轮流打扫卫生,手洗每天换洗的训练服装。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吃饭睡觉,互相帮助拉伸和按摩。当太阳升起训练营的选手们开始奔跑,野外的泥路尘土飞扬,犹如非洲动物一场小型的迁徙一般。

  每个人每天会跑上几十公里,每周跑量则会惊人的超过两百公里。

(训练营的生活朴素到甚至有些反现代,基普乔格却认为这是最适合他的)

  训练营的生活基普乔格过了整整19年。跑马拉松后,他的生活越发简单。

  很长时间,桑和基普乔格的沟通类似于布置/完成作业,“基普乔格是所有人里最认真执行的。他也会请教我很多,告诉我他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室友说他生活的特别有纪录,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他总非常按时的进行。另外,“总是第一个到训练场。”

  马拉松热潮到来后,体育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涌入各个“长跑者小镇”,试图挖出些成功的秘籍。最终的结论,基因天赋也好,环境外因也好,都只是已知结果的假设:他们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训练,最终取得了成功。

  分析过基普乔格的人,说他有最适合马拉松的身体素质,但柔韧性却出人意料的差,挺直膝盖,手指居然无法弯腰触碰到脚趾。以及,每天要喝很多加了糖的茶。

  他的微笑不是保护色,是分散痛苦的方式。对手们认为基普乔格有种能力,能将马拉松这样一个并不愉悦的过程变得像一场演出一样,很圆满的呈现出来。

  在前辈伯纳德·拉加特眼里,基普乔格还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无论赞助商活动或者专访,基普乔格一直都在思考,说出的话,很少有雷同重复的。

  

  (2018年柏林马拉松,基普乔格交出属于自己的马拉松世界纪录,比原纪录提高了整整78秒)

33岁,用了5年时间拿到10个马拉松冠军,包括两个月前在柏林马拉松大幅提升的世界纪录;

  32岁,尝试了前无古人的破二挑战;

  31岁,时隔8年再一次参加奥运,毫

500 Servlet Exception


[show]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sendError() forbidden after buffer has
been committed.


Resin/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