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间篮球--快乐少年正当时>>>发表评论
2004年的春天,中国球迷在暖风中人叠人的守候他们的篮球之神——乔丹……
2004年的夏天,篮球少年小贾在某高校打球时扣倒了球架被当场咂死…? 2004年的秋天,中国球迷在售票点彻夜守候“中国赛”的球票,直至天明……
2004年的冬天,他们在为耐克“恐惧斗室”中羸弱的中国形象忿忿不已…… |
更多>> |
|
|
|
|
2004年8月5日下午3时,16岁的少年小贾在北京邮电大学篮球场打篮球扣篮时,被倒塌的篮球架砸伤致死。
这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作为一个热爱篮球运动的人,又在报道篮球运动的人,实在不愿意听到有人因为这项运动付出生命的代价。剩下的唯有惶恐惶恐,既然逝者已远去,那么就让我们在他的注视下继续这项运动,继续更好地报道 愿逝者在天堂安息…… |
更多>> |
|
|
|
|
|
|
2004年夏天的某个下午,中国街球联盟在北京一个中学的地下球场成立。我们时常在东单篮球公园见到的几个十分HIP-HOP的少年穿着印有自己联盟的宽大白色文化衫,在美式的音乐中拍球起舞,一直到那天我们才知道这些在街头巷尾的篮球秀中已经是明星的少年的名字,也一直到那天我才知道,在中国的街球少年中竟然有人是网络上的发贴高手……街球是一种快乐的形式,当快乐找到组织——不亦乐乎?…… |
|
|
|
|
|
|
事情缘起耐克公司在各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广告,广告片中的主角詹姆斯在总共六个场景的四个中打败“中国元素”,这是正是被人们诟病的地方,专家认为这则广告略带文化歧视。广告最后被广电总局叫停,随后耐克公司就此事做出正式书面道歉,这也是耐克公司首次被中国政府停播广告……
|
更多>> |
|
|
|
|
|
|
“长长的队伍在票务通售票大厅旁边的铁门处排开,向西边延伸着,不时还有球迷加入到队伍中去”这是NBA中国赛期间球迷购票的火爆场面,球票甚至被炒到两万元一张。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是售票机构正是在这时候被传出售给内部员工低价票,许多票并未按NBA的要求售出…… |
|
|
|
|
|
|
|
作为一个运动员,被称作“杰出”似乎不难,但是要想达到“伟大”,却不容易。
当得知乔丹将要到达东单体育场时,体育场的周围迅速被大批球迷包围起来,这个时候真正地一票难求。高兴之中却来了一头棒喝“乔丹不来了”。于是有人喊出“乔丹是骗子”…… |
更多>> |
|
|
|
|
|
|
2004年8月8日,范斌在宁波举行了自己的退役仪式,他说那天他注定要记一辈子。那天气温高达40度,仍然有数千人一直在守候,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在现场甚至球迷打出“永远支持范叔”的字幅。
范斌说“他必须要在从哪里开始,再从哪里结束”… |
更多>> |
|
|
|
|
|
|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屈指数来,10年英雄辈出。他说:“这10年里出色的人物非常多,你只要一数就可以数出来。他们为中国篮球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们应该成为中国篮球历史的象征。我们颁出这枚10年贡献奖戒指,希望它能对后来者有激励作用。将来我们做一部中国篮球史……
|
更多>> |
|
|
|
|
|
|
徐济成、苏群、杨毅、于嘉这些在篮球赫赫有名的篮球人强强联手,组成中国篮球报道的“梦之队”,共同打造一张专业的篮球报纸,就这样《篮球先锋报》诞生了 NBA、国内篮球、大学篮球、欧洲篮球、时尚篮球、漫画篮球……凡是关于篮球的一切,他们都为你精选、打包…… |
更多>> |
|
|
|
|
|
|
中国篮球在2004年遭遇了空前的青黄不接。"体育和教育的分离,让球员一旦进了体校或者专业队,就基本上没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只练不学,导致现在的球员水平一拨不如一拨。篮球走学校路线,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所幸大超的出现让我们上路。 今后中国的职业联赛很有可能到‘大超’联赛中去选球员,球员的整体素质将提升,塑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篮球形象…… |
|
|
|
|
|
|
|
2004年的365天,一个终将被写入中国篮球正史的孩子正在野史中游荡。也许我们仍然不知道他是谁,他在哪?也许,我们知道,但全然没有意识到。他可能是某个黄昏,你路过球场看到过的那个不停在练习中跟自己教劲的男孩;可能是某个清晨,用运球声把你吵醒的那个少年。或者,他干脆就是你的兄弟、姐妹,甚至你的孩子。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一定有这样的一个人。爱他吧,如果你爱篮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