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意外频发——反思根源在哪?

据河南媒体报道,3月30日结束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后,最累的不是参赛选手,而是急救人员——1700多人接受救治,大多数人的症状是外伤、下肢疼痛、腹痛等,其中比较严重的患者运动员10人,多为年轻人,症状大多为低血糖、外伤、晕倒。


同日结束的苏州马拉松赛,发生了更为不幸的一幕:当天11:15左右,一名25岁的女选手在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跑到18公里处时,突然晕倒,现场救援人员发现时,选手已经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救护并及时将其送至九龙医院进一步抢救,但最终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项快乐的健身运动,变成了悲剧频发的泪洒之地?

生命拷问——危险到底在哪?

为什么国内马拉松屡发猝死事件?在马拉松运动员猝死的悲剧笼罩下,“长跑之殇”给社会出了一个难题——跑还是不跑?一方面是因为基础锻炼不够,另一方面是很多人连基本的运动常识都不掌握。一位大学教授说:“长期以来,我们只教怎么跑,从来不说什么时候应该不跑。最起码,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要放弃,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遗憾发生了。”


近年来马拉松比赛在国内风行,吸引了众多业余选手参与,但同时很多业余爱好者并没有做足功课和准备,“裸跑”现象的突出,也造成了出现意外并不“意外”的情况。在业余选手扎堆参加马拉松的同时,很多人实际上缺乏长跑锻炼基础,没有系统的跑步锻炼,基本属于“裸跑”的状态。这也造成了马拉松赛在泛人群中危险系数的增加。


反观在马拉松赛中意外频发的群体反而集中在年轻人阶层,这其中除了缺乏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有年轻人一味挑战极限、逞强的心理因素。苏州大学学生刘骏文今年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2个多小时完成赛事后他已经直不起腰来,“平常主要打打羽毛球什么的,没真正跑过那么远。”他说,“跑到最后真是觉得一点都跑不动了。”


像刘骏文一样“裸跑”的参与者并不少,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觉得顶多就是累点。但实际上这样“裸跑”的危险性很大,在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没有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一下子加巨量运动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是对身体的不负责任……【全文】

参赛自省——你适合跑马拉松么?

专家提醒:“从本质上说,马拉松毕竟是一种极限运动项目,对参加者的限制其实是很大的,加上现代人的体质状况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像有心血管疾病者,过度肥胖者,平时锻炼比较少的人,我并不建议他们参加马拉松赛,因为危险系数很大。我的经验是,每周运动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一小时以上,且身体没有明显反应的人,可以尝试马拉松,最好是能适应两小时以上连续高强度运动的人,应对马拉松更保险些。”


——参赛前,请选手对自身的心血管方面进行检查,以获得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确认自己是否适合参加相应的马拉松项目,心脏供血长期不足,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是不能参加马拉松赛的。

——过度肥胖者也不适合参加马拉松,一个是长时间跑步对他们的关节损伤非常大,一个是肥胖者的心血管堵塞概率比普通人更高,危险系数也更大,像强度不大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对他们来说更适合一些。

——平时不运动的人,不要去马拉松赛上逞强。即便是健康者参加马拉松,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和适应过程。

——每一项运动都有科学性,参与马拉松者,最好能不断改进自己的跑步姿势,让身体关节在运动中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针对性的热身必不可少,马拉松爱好者可以经常交流,共同进步。

——马拉松过程中,补充能量和水分要注意“少量多次”,而且喝水也尽可能使用运动功能饮料,普通的白水在此时是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

——跑完后,有些肌肉疼痛属于正常反应,不要慌张,但如果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不减,请尽快就医……【全文】

医护徒具规模——“零事故”就摆在那里

从2011年的22场到2014年的46场,几乎平均每个周末都有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而以国内最著名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10年来给厦门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累计高达10.72亿元。这也让“名利兼收”几乎成为地方青睐马拉松赛事的最好解读。


然而与名利形成对比的是,马拉松比赛的组织、医护问题一直遭到诟病,主办方关于跑步安全的公益指导和现场宣传少得可怜。我们的医护人员更多看的是疾病,而非患者。在医护点坐等病人上门的状态,更是与东京马拉松赛融入其中的做法相差甚远。换句话说,我们差得不是规模,而是以人为本的体贴。


就半程马拉松赛事而言,苏州马拉松赛的医护力量:7个医疗点,7台救护车、60多名医护人员、500多名医疗志愿者。而“零死亡”纪录保持者——东京马拉松赛,他们通常配备42名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成员,还有约40名医生根据不同的配速分配在跑友当中,他们在比赛当天既是跑者也是医生,医护人员能在4分钟的黄金时间内消除病者的心室颤动。


有意思的是,在东京马拉松超过3万人的参赛队伍中,这几十位身份特殊的“游医”参赛者分布在各个阶段。其目的就是为了一旦出现意外即能随时救助……【全文】

前车之鉴——请为自己和家人负责

2004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2004年10月17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第五届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正在进行着,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2003级08班学生刘红斌,在跑到17公里处时突然倒地。据一位目击者称,上午11时许,一位学生模样的男子在跑步时,突然仰面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冒着冷汗。当120急救人员赶来时,此男子已休克,身体没有任何反应。


2008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2008年11月30日,在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中,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李东方在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时突然倒地,后抢救无效身亡,当时他距离终点仅有200米。据医师介绍,李东方是跑至闵行区顾戴路一带突然倒地的,现场急救后迅速由救护车送至附近的闵行区中心医院,到院检查心电图已呈直线、呼吸心跳全无,虽经医务人员数小时的抢救,最后仍不幸去世。


2012 香港国际马拉松赛

2012年2月5日,一名男选手在第16届香港国际马拉松赛中晕倒,当时就需要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急救。在被送往医院后,该选手被证实死亡。除此之外,另有两名男女跑手一跑完就失去知觉。这名猝死选手曾多次参加马拉松,2001年曾参加10公里赛事,2011年参加过半程马拉松,全部都能完成。


2012 广州马拉松赛

2012年11月18日,在广州马拉松赛上,广州一名学生选手冲过终点后直接倒地没了呼吸和心跳,医生紧急心脏按摩和电击起播未见效。最终,该大学生选手抢救无效死亡。2012年11月27日凌晨,广州马拉松另外一名休克选手丁喜桥抢救无效宣告死亡。在此之前,丁喜桥一度恢复自主心跳呼吸,并出现意识,但昨天下午病情发生急剧恶化,最终未能留住生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