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专栏作家方肇:本来以为上届世界杯之后就将再也看不到孙雯踢球了,今日的中国队,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姐大,不但是战绩上的老大,更是平均年龄上的老大。同样踢90分钟,同样的体力消耗之后,中国队能否坚持到最后,要看对手的逼抢究竟有多大的压力。 韩国队显然在赛前就已经预计到了这一点,因此她们在刚开场的一段时间里压得很猛,一直压在赵燕门前弄悬,看起来中国队根本不占什么优势,而且孙雯也拖得比较靠后,甚至要回到自己门前要球。看起来孙雯没有什么拿球的机会,但是韩国队的盯人后卫也因此迷失了方向。到18分钟,独自在前场游曳的白洁已经三次打穿了对方压得过于靠上的后防线,并两度得分。不过这两个进球都有些误打误撞的感觉,看起来,韩国队也并没有处于十分明显的下风。 也许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老女足那种行云流水的打法,当我们在后场找不到温莉容指挥若定的身影时,总以为赵燕时刻被对手威胁着。当我们在中场看不到刘爱玲从容不迫的组织时,便觉得前锋线在孤军奋斗着。这时候,孙雯已经不再可能像从前那样在前锋线上冲锋陷阵了,她只能退居二线。朝鲜队员说她唯一了解的中国队情报就是孙雯从9号变成了10号,其实她看错了,此刻的孙雯其实穿的是9号半。也许控球的时间少了,出现的位置也不那么致命了,但是孙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出现在哪个“点”,而是在吸引了对方的防守后,为队友制造出不动声色的一条“线”。没办法,现在的中国队再也没实力把对手压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即使它只是韩国队。 上半场,孙雯曾有一个半转身的中场长传,看都不看,皮球直接从左中场飞向了右前场,球到人到,白洁接个正着,这应该是孙雯在本场比赛中组织进攻方面最耀眼的亮点。不过韩国队那一脚技惊四座的世界波再次打起了精神,尽管小马哥一再要求队员们稳住,但是对手在看到扳平的希望之后压得紧、逼得猛、大飞铲三米之外就敢飞,确实让中国队疲于奔命,险情不断。而下半场的大多数时间里,孙雯都一直不上镜,要么拿不到球,要么越位或被冤枉越位。这越发让我们相信,更适合孙雯的位置应该是中场。直到88分钟,突然启动的孙雯在禁区线上连过两人并机智地用铲射将皮球划成一道正好越过门将头顶的孤线。这一脚不但将焦急的小马教练送回了指挥席坐下休息,也让我们再次感到丁松打削球的美妙:孙雯88分钟都在“削球”,最后一板却拉起来了! 中国队赢的有些侥幸,场面上看也并不占优,但这一场却几乎可以说是防守反击的 经典教材。这种白洁猛冲、孙雯后动的打法保持到世界杯上,对付欧美猛女也应该行之有效。以弱示人,攻其不备,应该成为中国队后孙雯时代的一个战术特点。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