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芬兰世青赛征程 U17总结:不是队员的错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8月25日15:17
体育周报
|
![](/images/bj00.gif) |
|
结束了芬兰世青赛征程的U-17国家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21日中午回到北京后就地解散。而教练组也已经向中国足协提交了这次参赛总结,中国足协将在近期明确是否同意教练组的总结。
世青赛小组赛三场比赛,中国队一平两负被淘汰。三场比赛结束后,教练组在赫尔辛基就地进行了总结。对于参加本次世锦赛,教练组认为中国队的表现有喜有忧。就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教练组认为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足坛同年龄段的水平线,但是球员们在足球技战术运用上缺乏合理性,“细节处理根本不能和对手相比”。
对于小组赛三场比赛就铩羽而归,代表团和球队都不服气,国际足联官员也认为就中国队技战术水平和实力,应该能够获得出线权。但是中国队在首场和东道主芬兰队的比赛中,对对手实力有所高估,加上参赛队员比赛中的失误,导致了开局不利。虽然在接下来两场比赛中,中国队逐渐开始适应比赛,但为时已晚。蔡曦和毛剑卿两名主力队员赛前都是因伤长时间没有正常训练,比赛时勉强参赛,结果都出现了失误,给中国队造成了影响。国际大赛的经验和运气的缺乏,让教练组和代表团都感到遗憾。
一位代表团官员通过此次芬兰之行,感叹我国青少年球员教练水平距离实际水平太大:“我不是指这支球队的教练水平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反映的是我们承担培养青少年球员的教练的整体水平问题。比赛里,大家能够明显感受到,同样的技术动作,同样的战术要求,我们的队员和对手球员,完成起来是两回事情。我们球员在细节上问题太多。这不是某个教练或者某支球队的几名教练的问题,而是我们培养青少年球员的教练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提高,进而改善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和环境。”小球员的心理压力也是个问题,每场比赛都发生了中青队领先后无法保住胜果的情况。对此中青队一位教练表示:每场比赛前后,教练组都会反复地做思想工作,但说实话,球员们年龄都还小,很多时候你跟他讲的东西他都在听,但到了场上之后并不一定能够贯彻始终。
中场核心李春郁回国后一直闷闷不乐,谈起参加世青赛的感受,李春郁很勉强地说:“虽然我们小组未能出线,但是我们的收获非常大。”李春郁话语里听不出未能出线的遗憾。他承认,中青队和自己本人发挥都不是很理想,谈到发挥不好的原因,李春郁认为关键还是心理。但当记者问到究竟是哪方面心理问题时,李春郁坦言自己现在还说不太清楚。回国后,国青队只是对整体表现进行了总结,并没有针对某个球员单独进行总结。李春郁承认,通过这次比赛,感觉自己在大赛经验上、对困难的准备上、对场上突发事情的应对都不够成熟。
U-17中青队解散之后,蔡曦、蒿俊闵、徐群和姜晨4名队员将加入贾秀全率领的U-19中青队,其他队员则返回各自所在俱乐部征战预备队联赛。刘春明本人在家休整几天后将返回北京,正式执掌U-15国少队帅印。秦志勇
|
|
|
|
![](/print/c.gif) |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