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车队赞助越多越好 前申花老总“欲壑难填” |
|
|
2003年7月26日08:31
东方体育日报
|
|
|
“五十而知天命”,当50岁的郁知非坐在金茂大厦二楼会议厅的休息室里时,仍会不时谈起足球,尽管他现在的身份是上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
“从40岁到49岁,我把自己的精力献给了中国足球”,这位前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说,“现在我准备把50岁到60岁的这10年时间献给赛车。”
就在本报展开对上海F1赛事的市场前景调查报道时,郁知非在前天与国内最大的轮胎商佳通轮胎签订了一纸价值2500万元人民币的赞助合同,这也是上海赛车场与FRD(FormulaRacingDevelopment/方程式赛车发展)车队共建的上赛FRD佳通轮胎车队获得的第一笔赞助。
一提到赛车,郁知非就显得“欲壑难填”,在签完合同后,他立即跟赞助商开玩笑说:“我希望今后这2500万元人民币的赞助能变成2500万美元,你说行不行?”郁知非自称最近“一直忙着推广和普及赛车运动,毕竟这是一项在中国刚刚起步的运动项目”,上海赛道与中央电视台结成的战略同盟关系,也有利于赛车运动在中国的普及。不过在谈到明年F1上海站的票价时,郁知非立即变得斩钉截铁:“个人最高票价肯定要超过300美元。现在订票的人就有很多,但千万别以为我是在借机抬价。应该说上海站的票价是定得不高的,毕竟F1本身就是一项昂贵的运动,所以我们目前的目标只能定在消费得起的人群上。”
与玩足球时的郁知非不同,玩赛车的郁知非正在以一种“跳出三界外”的态度探索着自己面对的新领域。身为经营者,他主张不能把赛车仅仅看作一项运动,而是要看作一项产业来发展,这样上海的旅游、餐饮、交通和通信等各个方面都能从F1赛事的举办中获利。
郁知非这样解释道:“比方说一位外国朋友要来上海看F1比赛,我们为他订机票,然后在机场直接用直升机把他送到最好的酒店,在上海观看比赛间隙的游览我们也会为他安排……当然他要为此付不少钱,而赚钱的不止是上赛道,还有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和旅游景点。”
很明显,正在全力普及F1赛事的郁知非并不指望大多数收入有限的市民承受这种以美元计算的现场票价,但他确实想把上赛道经营成一个“平民乐园”。正如郁知非曾经提到的,每年的F1比赛也就是持续几天的一场派对,而在剩下的360天里,上赛道也要做到“月月有赛事,天天有活动”。在一些公益活动中,市民可以免费进入赛场,郁知非说:“我想在赛道上比比自行车也不错。”
当然,要让更多的中国人接受F1,最好是有一支中国人自己的车队。不过目前国外一支车队的年维持费少辄4000万美元,多辄4亿美元,而比维持车队更困难的是培养车手,因为目前全世界只有100张F1车手执照,能参赛的更只有寥寥22人,正可谓“车队有价,车手无价”。
50岁了,郁知非认为自己已经不算是个很贪心的人,他的梦想只是看着一位中国车手驾着中国车队的F1赛车,在上海赛道上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飞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