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球不多 进球也少--中远“1比0”主义遭受争议 |
 |
 |
2003年8月13日07:36
东方体育日报
|
 |
|
“1比0”主义不是偶然,乐华带队期间,在今年联赛初期四场比赛中打出了“1比0”。相比乐华,成耀东的执教思想更加明确。当然,“1比0”是一种颇受争议的风格,更是攻击力不足下的无奈之举。
看看联赛半程王中远队的技术统计:进17球,丢9球。进球数与另四支球队同列第六位,失球数则在十五强中列倒数第一。这是一个特点鲜明的现象:中远队暂时性地取得半程联赛冠军,靠的是防守,是尽可能少的失球数,是“1比0”主义。看看前14场比赛的结果,中远队一共取得7场胜利,在这7场比赛中,中远队只在第四轮主场与八一队以及第十四轮主场与红塔队的比赛中赢得了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净胜球,比分分别是3比0和2比0。而在其他5场胜利中,中远队不是1比0取胜,就是2比1赢得比赛,净胜球恰恰保持为一个。
成耀东带队后,继续着乐华的思路——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事实上,乐华带队的思路并不十分明确,而成耀东的执教思路则相对明确,换句话说,成耀东有意识地追求着“1比0”主义的精髓——首先确保不失球,然后再根据场上形势,适时打一些反击,即防守反击。成耀东的执教思想也体现在阵容和用人上。首先,他坚决地改变了乐华推崇的三后卫打法,在更多的时候坚持四后卫的阵型;其次,在最近几场比赛中,成耀东总是将奎瓦斯安排在下半场出场,而在上半场多安排一名中场队员(偏重防守)。安排四后卫阵型以及在首发阵容里只安排一名前锋,成耀东的目的很明确:先确保防守,保证不丢球,然后伺机反击。让奎瓦斯下半场登场,就是要后发制人,或者说,在对手体能下降时,利用他的技术特点,寻找机会,争取破门。也就是说,争取在“0比0”(当然,也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破门)的基础上,实现“1比0”。当然,有时能够确保“0比0“,但由于攻击力不足,或者进球时机已经错失,所以,最终并不能实现“1比0”的如意算盘。这也是中远队在半程联赛中平局场数比较多的原因。
中远坚守1比0,建立在两大因素之上。首先是防守提高,防守不牢靠,“1比0”实现不了。从这方面来看,成耀东在球队防守能力的提高和防守体系的建立上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这与李明和江津的加盟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其次是进攻不力。正因为攻击力不足,所以,即便防守提高了,也只能追求“1比0”的小富即安,而不是酣畅淋漓地大打攻势足球,追求更多的进球。当然,中远队防守的提高与防守兵力的增加不无关系,也就是说,中远队防守水平提升,客观原因之一在于牺牲了一定的攻击力。
中远坚守1比0,本质上是把对比赛结果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但结果与过程始终是一对矛盾,毕竟,以中远队的实力,不可能同时赢得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对结果的追求,肯定会影响到比赛的场面。在多场比赛中,中远队大多处于守势,尤其在客场,比赛的过程难言精彩。因而,中远队的“1比0”主义也遭受着争议。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