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足协官员说:说难听点,连买卫生巾的钱都没有
■昔日国脚培养专业户连训练基地都没有
■经济强省广东连一支正规二线队都没有
中国“玫瑰”未入世界杯四强,技战术水平的相对落后,训练水平的下降,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而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发现,中国女足在梯队建设上的糟糕状况更为令人担忧。
目前,在女足项目上,超过一半的省、市、自治区有自己的专业球队,而在青少年梯队的培养上,各地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半死不活
河北没有训练基地
河北、山东、河南等一些省市虽然能够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但由于缺少资金和社会资助,这些地区的女足梯队建设正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以河北省为例,这里曾经培养出白洁、张欧影、王丽萍、刘亚丽等现役国脚,女足在这里属于传统的优势项目,但近年来河北女足的下滑趋势颇为明显,主要问题就出在后备人才的匮乏。河北省体育学校教练焦玉英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才正式成立二线队、三线队,总共大概有60人左右。现在我们连一个训练基地都没有,不得不四处找球场进行训练。”据了解,即使是省体育局下属的球队,河北二线队和三线队都还处于业余体校性质,队员们还都是半读半练的状态。至于各地市,只有在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少数地区才有零零散散的业余体校拥有女足球队,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地区的女足开展得也并不理想。
类似河北省女足梯队这种“半死不活”状态的还有山东省和河南省女足,这两个女足项目起步发展较早的地区如今也逐渐迟缓下来。山东省足球管理中心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参加一个全省的女足比赛,这位官员说:“这里的条件真的很差,宾馆的房间里连电话都没有。”他接着说:“现在就山东和河北女足没有俱乐部,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把青少年培养搞起来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像我们成年队下面的二线队、三线队队员,平常除了食宿之外,什么补助啊,津贴啊,都没有,说难听点,连买卫生巾的钱都没有。”河南省女足二线的教练邓君霞介绍说:“河南省体育局直接管理的二线队伍只有一支,再向下还有6个各地的基层女足队伍,我们就从这些有限的队员当中选拔每年需要调上来的二线队员。因为缺少经费,我们这些队伍搞得也不好,所有这些队员都还是半天读书,半天练球的状态。”
尴尬不已
广东只能依赖省体校
如果说河北、河南、山东女足青少年培养这种有球队编制,但没有经济支援是一条腿走路的话,那么像广东省女足则干脆一条腿都没有。
曾经在中国足球发展初期雄霸中国足坛的广东,如今不仅在男足水平上已经落后于其他省市,而且在历史相对悠久的女足项目上也遭遇了尴尬的境地。一位已经执教女足9年的广东教练介绍说:“广东女足从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了,但直到现在,广东省仍然没有一支专业的女足青年队的编制。长期以来,支持广东成年女足球队的二线队伍一直是依托于省体校(业余体校),而这些队员则完全是学生性质,像目前U18这支所谓的二线队,也都是省体校的一些学生。”这位教练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正是因为没有对女足梯队建设和整个女足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才导致了现在广东省女足成绩的迅速下滑,人才的严重流失。现在我们想从各基层的学校里选拔一些孩子上来都很难,没得选择,只要有我们就要。”
与广东女足现状相类似的还有陕西女足,这个全国最早在女足上出成绩的传统地区,如今也是面临着后备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
体制完善
江苏省有20支球队
在江苏、北京、上海、大连等足球相对发达的省、市,女足梯队人才的培养得到了体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的重视,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青少年人才培养机制。这些基层女足队伍年龄结果相对合理,各个年龄段都能保证有一支或几支球队,基本上没有出现断层。
在所有女足梯队建设搞得比较好的省市当中,江苏省成为了最成功的典型。江苏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官员何雪德说:“江苏女足是在1999年才建立的,起步比较晚,但之所以能在近年来有比较大的进步,并且在国内女足青年赛事中屡有斩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抓得紧。”目前参加女超联赛的江苏华泰女足,主要以1980年以后出生的队员为主,这说明在青年队员的培养上,江苏女足已经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何雪德介绍说,除了这支“成年队”之外,江苏每年都要举行省内的青少年女足联赛,今年的参加球队超过了20支,这些来自各基层的球队基本保证了江苏省的女足人才持续不断地涌现。
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北京、上海和大连这三个地区无法像江苏省那样大规模地开展女足梯队建设,但是他们的一套“业余体校和传统学校全面支持一线”的做法也取得了成功。记者了解到,北京和上海女足的梯队主要来自各个区县的业余体校以及像刘爱玲足球学校这样的具有足球专业特点的运动学校。每年通过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再从这些小队员当中选拔出那些需要重点培养的苗子,从而形成成年队伍的二线、三线队。
北京体工大队女足教练王红向记者介绍,北京女足二线队是1996年才开始有的编制。北京女足二线队员主要来自于北京东城、朝阳两个业余体校。条件特别好、特点非常突出的外地队员,北京队也会破格招入一些,但都还是极少数。目前,北京二线队伍中最大的是U18年龄段(1985-1986),共有编制26人,在这支队伍中主要是以1985年和1986年出生的队员组成,不过也有几个稍小一些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989年出生,今年只有14岁。这些小队员能破格进入更高年龄段的球队,一是因为她们在技术特点、身体条件上确有过人之处,二是教练组也希望这些小队员能提前熟悉更高层次的训练方式、方法,以便以后成为同年龄段队友的领军人物。王红教练表示,北京队每年都要招入一些小球员,每两年可以组成该年龄段的一支球队,这样也可以保证北京女足不会出现年龄上的断层。
信报记者郭梁
在欧美足球是从学校开始的
在亚足联近期组织的一个女足研讨班上,主讲讲师曾举出德国等欧美国家女足青少年培养的例子:在这些欧美国家里,女足真正是从学校里开始的,这些国家把足球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里,学生们不分男女,只要上体育课,就必须接触到足球。
参加过这个研讨班的王红教练向记者介绍:“在德国,女足完全是业余的,在她们的国家队里,可能每周训练的次数只有两三次,队员们的技战术意识显然不是在这几次集中训练里形成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就和男生一起踢球,接受比较先进的足球理念,那么到她们长大的时候,肯定已经在这些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感受一种★
年龄结构严重断层
从本届女足世界杯上可以看出,中国队缺少22-28岁之间能够挑起大梁的队员。在前锋线上,年过30岁的孙雯和白洁不得不拖着她们沉重而且伤痕累累的双腿前后奔波,而像范运杰、赵丽红这样的老将也不得不担当起球队的中后场重任。
一位来自地方队的教练这样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也早应该在大家的意料当中。记得在1996年中国女足得了奥运会亚军之后,各方面的赞誉声音此起彼伏,但是这个时候大家也都还没有意识到其他国家女足的迅速进步,也没有意识到年轻队员培养的重要,结果在1999年世界杯的辉煌之后,中国女足开始走了下坡路。”
在2002年全国女足联赛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参赛的各支球队“年轻过度”,许多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都在联赛中担当了主力,其中山西队的情况更甚,整个球队的平均年龄才十五岁左右。这都说明了什么问题?是我们的新秀冒出得太多,绝对不是,正是因为各支球队在22-28岁这个年龄段上的缺陷太大,才不得不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步到位,直接参加成年联赛。
从以往男足的经验来看,队中主力队员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的时候最容易达到高峰,例如1998年的法国队、2002年的巴西队。而中国女足现在缺少的正是这些二十几岁,既有经验、体能状态又是最佳的生力军。
全国部分省市女足梯队生存状况
省、市 是否有专业编制 U18球队数量 人员编制 队员收入情况 基层女足开展情况
北京 是 1 26人 无(需每月交纳450元伙食费) 8支
上海 是 1 30人以上 部分队员领取数额不等的训练费 4支
江苏 是 1 30人左右 无 20支
陕西 是 1 30人 无 2支
山东 无 1 20人 少数队员200-300元/月训练费 10余支
河北 无 1 30人 业余体校性质,需交纳学费 4-5支
河南 有 1 25人左右 少数队员120元/月的工资 6支
大连 无 1 25人 无 6支
广东 无 1 22人 业余体校性质,需交纳学费 3-4支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