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场比赛中仅负一场,但还是提前两轮直接出线,国家队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比较完美,为此,在国家队直接出线之后,范志毅曾不甘心地说:“很遗憾我们没有碰到伊朗!我想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战胜他们。”这种信心的回归是中国足球能够在亚洲进入一流强队的保证,不过,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定位却也不是我们想当然的事情。 心理成熟奠定一流强队的基础 在1997年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失利之后,中国足协前专职副主席王俊生曾表示,中国足球是亚洲二流。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有为自己推托之嫌,但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综合80年代以来亚洲足球的状况,中国足球的位置始终在四五名之间,这是一种介乎一流和二流之间的位置。而综合到人员、心理、足球机制等各方面,中国足球在那时惟一不能进入一流的便是心理。而包括队员个人能力、国内联赛机制等方面,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经是处在一流水平。而也正是这种心理因素的阻碍,才使中国足球在1997年再次功亏一篑。 本届十强赛,中国足球的个人能力和心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以范志毅和杨晨为主的海外球员在亚洲已属一流,而郝海东、孙继海、李铁、李玮峰等国内成长的队员也具备了亚洲一流甚至超一流的素质。尤其队员的心态在全部比赛中非常平和,这是以前不多见的。 而这都得益于中国联赛的进一步发展。从1997到2001年,中国足球联赛经历了一个从力量足球到技术力量相结合的变革。其中,以1999年桑特拉奇在山东树立的欧洲拉丁派风格为代表,大连、上海足球也开始了力量技术足球的改革,在今天,这种改革已经卓见成效,同时激烈的联赛也锻炼了队员的心理承受力。可以说,以职业联赛的发展为根本,以心理成熟为标志,中国足球实现了从准一流到一流强队的突破。 中国足球全面落后日本 尽管中国足球实现了真正确立一流球队位置的突破,但与日本相比,中国足球的差距仍是全面的,尽管如今的中国国家队和日本队交手未必会落败。 这种差距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联赛的差距。在强大资金的支持下,日本J联赛吸引着世界级球员和教练加盟,巴西、南斯拉夫等国家队的优秀球员有不少在日本J联赛效力过,J联赛的整体实力是中国足球短期内不可能超越的。第二个方面是后备力量的差距。尽管中国足球在近几年加大了后备力量的培养,但和日本动辄就几百人留学巴西相比,中国足球是很难比拟的。第三,中国国家队的战术素养和个人能力也无法和日本比肩,至少在中国国家队缺少一个像中田英寿、小野伸二、稻本润一这样的优秀中场组织者,因而和日本全攻全守,边路突破、中路渗透相结合的打法相比,中国国家队的技战术明显简单的多。 突破韩伊,国足瞄准第二 中国、韩国、伊朗、沙特四个球队是目前亚洲四支一流强队,但由于日本足球的遥遥领先,这四个国家的足球也只能为“老二”的位置而拼搏。 中国足球在联赛机制、后备力量等发展后劲方面明显超越另外三个球队,而在相互战绩、队员实力方面也接近和超越另外几个国家,中国足球有足够的理由向亚洲第二冲击。 在这四个国家中,沙特和伊朗的联赛属于比较落后的半职业联赛,只有个别俱乐部的实力超越了中韩两国。而韩国职业联赛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再加上自身机制的欠缺,和中国甲A联赛以及即将开展的超级联赛相比也有差距。随着中国足协强化后备力量培养措施的出台,中国足球的发展后劲让人瞩目。至于个人能力,郝海东、杨晨、祁宏、李铁、范志毅、孙继海、李玮峰、江津也已经具备了亚洲一流甚至超一流的水平。 惟一让中国足球难堪的是国家队和伊朗韩国比赛时糟糕的战绩,这种糟糕的战绩丝毫不能因为国家队的出线而消失,甚至在这个时候,中国国家队要在伊韩面前证明自己的想法也更为迫切,但这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或许是目前中国足球心中惟一的痛。 (体育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