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赛鸣金收兵冠军不足喜 中国女排还需创新 |
 |
 |
2003年6月9日10:20
东方网-文汇报
|
 |
鏖战5日的瑞士女排精英赛鸣金收兵,年轻的中国女排一路闯关,昨天以3比2力克俄罗斯队,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让人们看到了这支曾经风雨的队伍,这一年来的变化与希望。
除少了3名主力的意大利之外,中国队这次打遍了几乎所有的世界强队,中国姑娘“百日训练”的效果因此得到了全面的检验。从技战术方面来看,中国队的发球优势有了提升,周苏红、刘亚男、冯坤以及楚金玲的发球均给对手构成威胁,连胜美国、巴西等队,发球是制胜的手段之一。其次,全队在比赛进入困难阶段能够顶住压力,扭转不利局面,尤其是小组赛在与去年世锦赛亚军美国队的较量中后来居上,苦战5局,拼出斗志,打出气势。年仅20岁楚金玲首次出战世界性比赛,表现一场比一场出色,她的网上强攻实力丝毫不逊于老队员张静,而且关键时刻敢于下手。
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队员情绪波动还是较大,在一些乱球、反击球和机会球上处理得还不是非常明确。二传手分配球有时不够果断,在二、三号位的快球战术运用上还缺乏隐蔽手段。更需要提出的是,中国队缺乏后排强攻的选手,进攻方式不够多样。综观世界女子排坛,意大利、俄罗斯等队均具备至少两名后攻队员。意大利队去年世锦赛能够一鸣惊人夺取冠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们的后排进攻。因此,通过此次比赛,中国队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创新意识,改进战术配合,像弹跳能力比较出色的杨昊和上肢力量较强的楚金玲,均可担当后攻的重任。
对于目标打入今年世界杯前三名的中国女排,此次比赛毕竟只是一场练兵之战,并不同于世锦赛、世界杯等真刀真枪的大赛,因此,中国女排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不要被几场胜利蒙住双眼,我们与俄罗斯、美国、意大利等世界强队仍有一定的差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