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大昭 现代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观赏比赛满足心理需求,健身锻炼满足生理需求。体育类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质量和品牌,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扩张的胃口。中国体育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什么时候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自然要看条件,要看这个产业的产值提升情况。 饮料生产厂家从来是体育比赛的重要赞助商。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全球性赛事总也离不开可口可乐,其实,喝了可口可乐只会上瘾,与运动成绩毫不相干。但是,8年前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经被估测到360亿美元。而中国名噪一时的电解质饮料健力宝据说对疲劳后的体力恢复多少有些作用,其商标身价仅有4亿元人民币,折算起来不足5000万美元,与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相差720倍。属于运动饮料的健力宝赞助了1997年中国第八届全运会火炬接力活动,4年后的九运会再燃圣火,健力宝不干了。不属于运动饮料的可口可乐接连赞助了几届冬夏奥运会的火炬接力,至今乐此不疲。品牌之间也讲究强强联合,这使可口可乐和奥运会走到了一起,不见不散。健力宝与全运会都不具备这种强势,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就没那么紧密,谁也怪不得谁。 也是在8年前,中国足球在除了一片呼声之外许多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靠外商每年100多万美元的投入,启动了职业足球的市场运作。质量十分有限的低档产品———甲A联赛加以包装,像真事似的运作起来。5个赛季过后,联赛赞助商由“万宝路”换成了“百事可乐”,冠名价格提升了10倍,达到每年1亿元人民币。然而,这也只 是足球产业当中白纸黑字见诸合同的那一部分,投入更多的是站在俱乐部身后的老板。一支甲A球队没有几千万元人民币,是无法支撑一个赛季花销的。球员转会费不断创出新高,从2000年售价500多万元的曲圣卿,到2001年标价900多万元的申思和祁宏,几乎要“打滚”了。 如今,足球养活着中国多少就业人口,没有人说得清,他们主要分布在新闻传媒、广告公关、零售摊贩等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从几毛钱的报刊到几块钱的旗饰、喇叭,直至几十上百块钱的服装,大凡球迷喜欢的东西,都有人专门经营,一期足球彩票的销售额也很容易就能达到两亿多元。主客场的赛制为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拉来了客源,成为假日经济的重要内容。 话还得说回去,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品质量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步。譬如,在美国NBA球员当中,半数以上穿的是耐克篮球鞋。每年,耐克公司仅篮球鞋就有大约1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个数字相当于NBA全年的收入。而在中国,经过双星、安踏等多家竞争,至今未能形成运动鞋的主流品牌,“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我选择,我喜欢”,这些煞费苦心的广告词也没有达到耐克公司一句“JustDoIt”那样强烈的冲击效果。 最有代表性的举动是最近上海市拿下了F1(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分站承办资格。当年申花足球俱乐部老板郁知非改行之后放言,一次F1比赛带来的经济收入将是数以亿计的人民币。上海已经接连举办过英格兰曼联足球队访华比赛和有阿加西、萨芬等顶级球员参加的国际网球大师赛。出现在中国赛场上的焦点人物并非中国球星,再说像F1这样的比赛根本就没有中国车手的身影。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投资,不仅是为国际大牌体育明星搭建舞台,吸引外国人在中国的体育消费,还可以让中国球迷借机一饱眼福,哪怕仍然是守着电视机看转播,毕竟看到的是在中国赛场上进行的世界一流赛事。 不过,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或许只是刚刚露头,其制约性障碍有待进一步解决。专家指出,人均GDP和城市化程度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职业竞技赖以立足的前提。中国社会初步进入小康,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到人口总数的62%,体育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正在从0.2%向0.3%提升。经济和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已经达到GDP的3%,未来跨国经营的发展空间显然在中国,何况体育产业先天就是外向型的。▲ 《环球时报》 (2002年11月11日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