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亚青赛上将王宝山带领的中国青年队打得片甲不留的叙利亚青年队,昨日凌晨与中国国家队进行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对决。尽管这场比赛当中我们的三个进球令人击节称快,但是,叙利亚队典型的欧洲拉丁派打法给国足带来的威胁却令我们担忧。 西亚球队除了伊朗队是传统的硬朗打法之外,其他球队的风格普遍偏软,节奏缓慢,球员在比赛过程中随心所欲,喜欢卖弄脚法。中国队在近两三年当中除了与伊朗队还没有胜绩之外,对其他的西亚球队基本都摆脱了类似“黑色三分钟”之类的阴影。卡塔尔队、沙特队、阿联酋队、伊拉克队虽然在与中国队交手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但是中国队都能在结果上占据优势。 在昨天的比赛中,由沈祥福带领的这支临时组建的中国国家队同样在结果上取得了主动,但是整个比赛的过程却让我们担心。叙利亚队仅仅是一支青年队,但是他们却能在整个下半时将中国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尽管沈祥福将杨璞和徐云龙等一批超龄国脚都换上了场,但并没有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反而失去了中场的控制权。庆幸的是,叙利亚队这支青年军在门前机会的把握上显然没有中国队老道,失去了很多破门的良机。否则,这场比赛的结果很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 从叙利亚青年队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将来。而西亚球队变换风格的速度如此之快,必然与其落到实处的青少年培养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真正投入到青少年培养上的精力却少之又少。叙利亚青年队的主教练是一名南斯拉夫人,而这支球队带有明显的南斯拉夫实用足球的痕迹。球员们处理球非常干净,从不拖泥带水,注重整体的配合,善于控制球权。相比之下,中国球员在处理球的时候多余动作太多,球员的跑位线路比较混乱。这里当然有国家队组建时间过短、配合不够默契以及联赛刚刚结束过于疲劳的关系,但是球员们在技术细节上所表现出的粗糙和慌张显示了他们在基本功方面的不足。 在我们正在为国家队主教练的名气争论不休的时候,叙利亚青年队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中国足球必须尽快、尽早地确立自己的风格,并且从青少年队便开始统一这种风格,与国家队俱乐部队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体系。在功利性极强的中国足球界,工作中心都是甲级俱乐部队,并没有人把主要精力投身到青少年足球上来,外教都活跃在一线队,梯队建设依然保持着旧有的“传帮带”模式,利用退役球员培养年轻球员,虽然很多人取得了成功,但大部分都存在“近亲繁殖”的弊病。中国足球职业化这么多年了,但是技战术含量并没有多少提高,与我们舍本逐末的功利主义指导方针有着必然的联系。 叙利亚青年队其实并不是什么传统的强队,但是他们整体上的战术素养却足以在比赛场上把中国国家队的战术体系轻而易举地支解。在足球理念上相对固执的西亚国家能够如此迅速地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将风格定型,应该给我们带来警醒。如果中国足球把各种争论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引进先进的技战术打法以及训练方法并在青少年培养中贯彻实施,我们的足球事业也许早已经可以品尝到甜蜜的果实了。 由首席记者刘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