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凭着一张中国面孔,可以在世乒赛新闻中心里“笑傲江湖”。尽管我深知,“狐假虎威”这个词语含着贬义,但有中国乒乓球强大的后盾,我们前线记者想不做“借光”的狐狸都不行。
转自搜狐
一位老外知道我是中国记者后打趣我:“你怎么写稿?中国队赢了,中国队赢了,中国队又赢了……”我不可遏制地流露出自豪。因为中国乒乓无可辩驳的“老大”地位,我们这些跟着“跑龙套”的人也被看作是专家了。在邱贻可爆冷战胜波尔后,我被无数外国同行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中国那个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多大?”应接不暇的我恨不得开一个小型发布会。
转自搜狐
做惯了采访的人,现在摇身一变接受别人的采访,这种“换位”让许多中国老记很是新鲜。在抽空“接待”了两拨外国记者后,一位同行心满意足地说:“我现在算体会到了,做中国的乒乓球记者,就和做巴西的足球记者一样,感觉太爽了。”本报巴黎专电特约记者吴冀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