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双塔战术”,是否意味着它根本没用呢?蒋兴权此前曾表示,面对韩国队这类以灵活见长的球队,“双塔战术”将会让中国队的攻防节奏滞后。不过,如果真一点不发挥“双塔”的威力,也未必过于“暴殄天物”了。
昨日训练,蒋兴权再度明确了刘炜、李楠、姚明、朱芳雨、杜锋这一首发阵容,也就是说未来的国家队主力中锋只是姚明“一塔”,巴特尔多数时间将作为替补。而制约“双塔战术”的原因正是基于速度方面的考虑。姚明在前一站阳江的热身赛中,虽风头最劲,但他在场上确实限制了中国队的速度。
前两场,中国队在没有姚明的情况下攻防转换非常迅速,“临时中锋”李可也能快速到位。姚明上场后他就成为全队攻防的核心,他的速度就决定了中国队的攻防何时才算真正开展。 阳江之战,中国队上半场攻防节奏混乱,就是由于姚明速度跟不上所导致的。李可上场后,中国队实际上打的就是“双塔战术”,而这个“双塔战术”却是失败的:前两场热身赛大放异彩的李可在姚明的光环之下不仅得分少,而且在篮下基本见不到人影。面临同一个对手,李可的表现反差如此之大,证明这不是李可自身能力的问题,而是在全队新的攻防策略下,他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就身材和个人能力而言,李可、巴特尔乃至薛玉洋,放到亚洲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奇货可居的“宝贝”在中国队他们也应该绝非无用的“鸡肋”。巴特尔在昨日训练中,大巴更多的是充当的是一个“副攻手”的角色,为队友做出更多的掩护及篮下的“苦力活”,巴特尔完全可以为姚明提供更多的进攻保护,破解对方对姚明的包夹战术,并且还可以力保篮板不失。阳江一战,姚明虽然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但面临对方“群狼式”的冲击篮板战术,姚明在篮下有时还是势单力薄。
“双塔”战术肯定不适合打满全场,但却不是无用武之地。在给“双塔”战术一线生机之前,蒋兴权似乎还得明确一点——必须确立姚明的“核心”地位,这样不管是“单塔”还是“双塔”,中国队的攻防才会得法。作者: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