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直板正胶近乎成为了一种失落的文明。上世纪80年代的江嘉良、谢赛克以及如今的“乒坛猛将”刘国梁,都曾凭借着“直板正胶”在乒坛叱咤一番。但随着乒乓球的发展,选手们发现了众多犀利的打法,直板正胶这种有着“摩擦力稍逊而不易制造弧线”弱点的打法,它因为乒乓制度的改变而“苟延残喘”的生存着。近期一杂志对多数省级乒乓球队主管教练做了一系列调查后发现,有90%的人认为此打法依然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并且他们很赞成鼓励青少年打直板正胶。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我国传统的直板正胶打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正胶有近台速度快的特点,尽管难度很大,打的人也少,但能打好它是一种很有威胁的得分方法。刘国梁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获得了“大满贯”,如今我们为何要把直板正胶的快攻打法打入冷宫?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其不足之处,它在相持中的反手太弱,这个问题一直波及1974年、1975年出生的运动员,甚至包括现在的“大满贯”得主刘国梁。 就在这种情况下,直板横打技术诞生了。这个技术的出现,使直板正胶的发展得以延续。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大球和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后,直板正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选手必须有过硬的直板反手横打技术和有解决好下旋球转上旋的良好能力,才能将正胶直板利用得游刃有余。 从目前刘国梁的技术来看,他正手拉下旋球的技术还不如当年的谢赛克和陈龙灿。他们两人的小上旋拉得很快且非常刁钻,而刘国梁的拉球速度明显不够。只要有谢赛克和陈龙灿的拉小上旋技术,也就是说正手对付下旋球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再加上现在的直板横打技术,直板正胶是可以打出成绩来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手推挡无攻击性以及发球后上不了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时的选手,原因就是下旋转上旋的技术没有解决好。所以,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直板正胶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实习记者 康慨)
|